◆
宣讲动态
【9月13日上午】市“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一分团在西城文化中心为市直机关作专场报告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工商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委、市公园管理中心等113个市直机关单位共400人参加了报告会。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杨恭鼎,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李新中,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张玉法,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长魏建和,市住建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秦学武,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永芝,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华出席了报告会。(新闻组供稿)
【9月13 日上午】市“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二分团在延庆县圣地苑会议中心第六会议室为来自延庆县的机关干部、当地群众约300余人宣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延庆县宣传部副部长齐鲁严出席了本次宣讲活动。(新闻组供稿)
【9月13日下午】市“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一分团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报告厅为学院400余师生作了宣讲,现场掌声和叫好声不断。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广和出席报告会。(新闻组供稿)
【9月13日下午】市“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二分团在平谷区区委党校礼堂为来自平谷区各乡镇的群众共约150余人宣讲,虽然路上遭遇严重交通拥堵,活动被迫推迟2个多小时,但观众依然在现场耐心等待。在整个宣讲活动中,掌声阵阵,现场气氛热烈。(新闻组供稿)
◆真情实感
周 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今天这些故事对我们公园管理中心很有参考意义,我们是展现首都文明风貌的窗口,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学习爱心故事主人公的爱岗敬业精神,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到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为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做出我们的贡献。(新闻组供稿)
郑 燕(北京市工商局12315中心):这种“百姓爱心故事”宣讲报告会是一种新的爱心孵化器,让我想起韦唯的那首歌,“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公务员,我们首先应该从个人做起,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爱心、真心奉献出来,共同为建设美好和谐的世界而努力。(新闻组供稿)
李 颖(北京市气象局党办):“百姓爱心故事”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平凡的事情,但是处处都显示出大爱真情。就像来京务工人员李高峰,他本身是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他却自立、自强,并用自己的爱心去无偿帮助城市居民,做了一个真正的“北京好人”。我们应该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人人都当“百姓爱心故事”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身边人、关心身边事,为建设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新闻组供稿)
郝晓春(北京市建委权属中心):今天的故事真是沙里淘金淘出来的,每个故事主人公身上都有颗金子般的爱心,并且都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今天是代表建委权属中心来听的,我们每天面临的都是房产权属的纠纷和争议,解决这些争议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我会把这种爱心和奉献精神带回去,并且发扬光大。(新闻组供稿)
马 琳(北京市残联):作为一名准妈妈,今天最让我感动的是《两捐骨髓显真情》的厉莉及其家人,为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他们毅然推迟了要孩子的计划,不顾自身痛苦和高龄产妇的危险,两次捐献骨髓,这种大爱真让人动情、动容。(新闻组供稿)
叶
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宣传处处长):非常感谢“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的同志们给我们送来精神食粮,每个故事都很生动感人。真是“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人间自有真情在”。我相信这场爱的宣讲会促进我院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和精神文明建设。我院是北京市委讲师团理论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文明单位,全院师生一定努力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世界城市建设释放出我们的光和热。(新闻组、一分团供稿)
王
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处):“百姓爱心故事”的宣讲员们都是在播撒爱心,我听了以后感触颇多。我院是北京唯一一家农口的高职类学院,连续五年为北京输送数以百计的大学生村官。今天的老师和同学们听了大学生村官邱政的宣讲都很感动,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的决心,以后一定为北京市培养并输送更多的农业优秀人才。(新闻组供稿)
张瀛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老师):“百姓爱心故事”报告会激发了我的奉献精神和热情,尤其是《两捐骨髓显真情》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机会我也会把我的骨髓数据录入到中华骨髓库,希望以后能挽救一条跟我一样同样流淌着鲜血的生命。(新闻组供稿)
马晨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作为北京农职院的一名学生,今天的“百姓爱心故事”让我觉得,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好人在默默温暖着身边人,在以自己朴实的爱心为社会做贡献。我要以他们为榜样,热爱他人,毕业后踏实工作,为北京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新闻组供稿)
张孙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作为一位90后,今天听了这些爱心故事感受颇深,他们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用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而一些我们的同龄人却在享受人生、挥霍青春,真希望这样的报告多走进校园,让我们新一代接受这种心灵的洗礼。(新闻组、一分团供稿)
李
宙(延庆县儒林街道办事处副书记):“百姓宣讲”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举办了。去年活动办得很成功,所以今年一直就盼着宣讲团能来,今天总算是盼到了。“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员们用亲切的话语,真挚的情感,从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人间大爱,能够使人从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中读出生活的五味。(新闻组供稿)
郝建云(延庆县大榆树镇宣传委员):“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爱的教育,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老百姓也愿意接受。用这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基层宣传工作面向普通百姓,讲深了,怕群众听不懂,最后造成群众不愿意听;讲浅了又怕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工作有时候很不好开展。现在有了讲故事的方法,宣传爱国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人文北京,今后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新闻组供稿)
刘海燕(延庆县香营乡组织委员):宣讲团的报告令人震撼、催人奋进。宣讲员都来自普通的一线岗位,有老师、医生、警察等等,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作为一名组织系统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向乡里的工作人员宣传爱岗敬业、为群众服务的思想。通过这种报告形式,我觉得能很好地提升全乡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农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新闻组供稿)
张小燕(平谷区马坊镇居民):听说团里有个小宣讲员,还是个小学生,本来就很想带我孙子过来看看,让他也向这位小宣讲员学习。可遇上周一有课,原以为没机会了,谁成想路上堵车,活动推迟了。我就趁着中间这点时间,刚好接了小孙子放学,带他过来好好学学人家。那个环保小卫士讲得真不错,小广告的烦恼不光市里有,我们这地方也有,要是能多点像她这样的小学生,慢慢在他们这一代人中树立起正确的态度,我想这“牛皮癣”会得到根治的。(新闻组供稿)
李瑞安(平谷区熊儿寨乡村民):我们这儿离市里很远,除了电视、报纸和地方自己搞的文体活动,很少有市里的文艺团体来搞活动,更别说这种形式的宣讲团了。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听爱心故事宣讲报告会,听大伙说去年就组织过了,我今年才赶上。听完以后,真后悔去年没能来听,希望以后这样的宣讲团能多来、常来,最好能够定期来。
(新闻组供稿)
张
伟(平谷区东高村镇居民):“百姓爱心故事”宣讲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报告形式,故事种类丰富。有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援外医疗,有反映百姓生活的电力热线,更有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民的事情。刚才讲的天鹅与老人的故事,就体现了咱农村老百姓的质朴和对自然的热爱。(新闻组供稿)
王
磊(平谷区王辛庄镇西古村村民):今天宣讲员队伍里来自咱平谷五里庙的王川,讲述了他们村村书记靳翠艳的故事,听了之后,让人很感动。她治村、修路的故事反映出当代好书记的感人作为。确实如此,村集体是我家,大家都应爱护它。(新闻组供稿)
◆
会场写真
【爱心走进市直机关】
9月13日上午9点半,西城文化中心二层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北京市直机关113个单位的400多名党员干部,放下繁忙的工作,在这里聆听北京“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一分团的宣讲。
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杨恭鼎在宣讲开始前对参会单位和党员干部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到宣讲家网上收看学习百姓爱心故事,并积极参与网上投票;二是各单位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总结挖掘身边的爱心故事,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在机关弘扬正气、宣扬爱心;三是要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厉莉略带沙哑的声音,宣讲正式开始,人们感受她两捐骨髓却未能挽救小颖的悲情大爱,现场一片唏嘘;李高峰憨厚可爱的形象和朴实无华的语言让人们感受一个外来工做个“北京好人”的坚持与不易,观众不时感叹并报以最热烈、最长久的掌声。(新闻组供稿)
【爱心感动大学生】
9月13日下午两点整,北京“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一分团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宣讲正式开始,现场400多名大学生聆听了宣讲。
这是“秋老虎”发威的午后,报告厅内极度闷热。而这些青年学子们却没有坐立不安,他们一个个端坐着,时而为两捐骨髓的厉莉泪湿衣襟,时而与讲垃圾分类的邱政互动,时而为芳华的电波救援而紧张,时而为抓坏人的警察张军揪心,时而为王淑芳风趣的山村文化叫好。最后,彭凯那帅气、标准的军礼和国旗飘扬的动作把同学们的情绪带到了最高点,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短短的宣讲结束了,几个同学跑到后台找到芳华老师,请求她告诉故事中要捐献遗体的独居老人石大爷的地址,她们以后要用周末和假期去陪陪大爷。这真是一场爱的传递,这些90后在接受爱的洗礼之后,精神焕发、踌躇满志地接过爱的火把,相信他们会用青春的火热让这火把持久地亮下去、温暖下去、传递下去。(新闻组供稿)
【传播爱心,示范演讲】
9月13日,二分团在延庆县和平谷区先后进行了宣讲活动。两地相隔近2个小时的车程,分别坐落于北京西面和东面,原本没有很多交集的地方,却在今天的宣讲活动中出现了共同的一幕。那就是两地的观众,除了是来听爱心宣讲、接受爱的教育之外,还抱着来学习演讲的目的。
延庆县大榆树镇宣传委员介绍说,他们镇接下来要搞演讲比赛,知道今天有宣讲活动,就特意安排比赛选手现场观摩宣讲员的宣讲,学习他们的宣讲技巧。这些宣讲员的演讲水平很高,尤其是他们对于细节的处理,特别值得学习。而在平谷区,不少老大爷老奶奶们带着自己的孙儿过来听演讲,知道团里有位小小宣讲员,也很是希望自己的孙儿除了能接受爱的教育之外,还能多学学张海高云的演讲。
除了为基层送来爱心宣讲,宣讲员们还当了一把演讲示范员的角色,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值了!(新闻组供稿)
【离场的又回来了】
9月13日下午,平谷区。原本定于下午2点30分开始的宣讲活动,因为八达岭高速严重拥堵,被迫推迟到了4点。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今天来的听众大多都是平谷区各地的普通群众,而且不少人都是老大爷老大妈,他们原本是想听完报告会就去接孙子孙女放学,可没想到宣讲活动推迟了。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不少老人都起身离场,原本以为他们离开后就不回来了。
可没想到在宣讲开始前,他们却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回来了。原来,他们都是趁等待的时间,先去接孩子放学,然后带着自己的“小心肝”一起来听讲。这样,接孩子放学、听宣讲报告两不耽误,自己既赶上了难得的宣讲活动,还让孩子接受了爱的教育。(新闻组供稿)
◆场外侧记
【分秒必争的一天】
9月13日,二分团赴延庆县和平谷区展开一天的宣讲活动,所有成员经受住了长途跋涉的考验,更收获了难得的经历与感动。
上午6点30分,前往延庆的班车准时出发,原本还算顺畅的旅途,在到达昌平南环的时候车速却慢了下来。前方的道路拥堵异常,周围都是大货车,前行十分缓慢。顿时,车厢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万一迟到怎么办?就算没有迟到,上台演练的时间估计也不够了。话筒的高度、距离,音响等都必须一步调整到位,怎么办?
这时,二分团带队领导建议大家在车上化好妆,并调整上台次序,为需要更换服装的同志留出足够的时间。经过一番等待之后,车顺利驶出拥堵的车队,终于在预定时间之前赶到了会场。大家来不及休整,马上投入宣讲,一个接一个,当“几内亚”的故事讲完了,上午的活动终于有惊无险的结束,这时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由于下午的会场在平谷,从延庆到平谷路途遥远,二分团没敢多作停留,结束后马上驱车向平谷进发。没有足够时间吃饭,只有带上盒饭在车上吃了。由于很多人还来不及换下演出服,担心饭菜弄脏了衣服,加上汽车的颠簸,这顿午饭吃得那么小心翼翼、格外艰难。
正当大家庆幸上午的有惊无险时,问题又来了。因为八达岭高速公路上刚刚发生一起严重事故,交通陷入瘫痪,二分团又一次“固定”在了路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眼看下午1点多了,我们还困在延庆,肯定无法在预定时间到达平谷了,怎么办?大伙在车上焦急万分。经过跟平谷方面沟通,知道今天来的都是平谷的普通百姓,不少还是老人,考虑到他们来一次很不容易,绝对不能让百姓失望,二分团带队领导果断下令活动照常,只是将节目从原来的10个缩减为6个。
在等待了4个多小时后,道路终于疏通了。下午4点整,二分团到达平谷党校礼堂。下车后,所有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一切。4点10分,宣讲正式开始。在一小时的宣讲中,观众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精彩感人处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活动结束后,不少老大爷老大妈都说,“你们再讲讲吧,一小时没听够,晚饭我们可以晚点回家做。”……
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坐在返回的车上,大家脸上带着倦容,但内心满是甜蜜,因为我们今天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更得到了一份难得的收获。(新闻组供稿)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无论在二分团还是在一分团,有一位宣讲员被大家广为称赞,她就是敬业、开朗、谦虚的丰台区退休职工王新华。她自己说:“我特别珍惜每一场宣讲,作为一个航天人,我一辈子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凡事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王新华宣讲的是《为了32年前的承诺》,她向我介绍说:“在正式开始宣讲之前,我把张淑芬32年信守一句承诺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们听,他们听了也都很感动,纷纷说这张淑芬真是个好人。身边人的认可给了我很大信心,我要讲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为什么听众觉得这个故事感人?那是因为这个故事真实。”
作为宣讲团里年纪最大的老大姐,王新华每天的工作量可一点都不减年轻人。在奔赴各地宣讲的路途中,大伙都会趁着这段难得的时间好好休息,调整状态,可是她就趁这个时候,在车上给宣讲团的成员写一天的记录,里头包括了每个成员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每写完一篇稿子,就找范超英帮她念,让大伙一起分享。
描写潘婧的《靓丽的二团主持》、描写范超英的《人与大自然的故事》、描写王志的《“再圆的梦”更精彩》等等,一篇篇精彩的短文都是出自王新华老人的手笔。王新华说,她要把这些都整理起来,跟自己以前的作品收集在一起,以后要出文集。大伙都希望能早日读到王新华大妈的文集。(新闻组供稿)
◆ 宣讲心里话
【宣讲员芳华:临别感怀】
转眼间,在“百姓爱心宣讲团”的生活与工作即将结束,这段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天,却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百姓大爱的朴实与深沉,厚重与持久,无私与崇高,让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与升华。
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努力与认真,勤奋与执着,奉献与宽容,团结与互助,让我在工作中更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时常想起这里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在这里,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宣传工作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感受到了它的崇高之处,我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自己一位媒体人的责任。
在这里,我克服了病痛与工作的困难,放弃了出国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看到每一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感动的泪水,我想这一切是值得的。
在这里,我接受了一周的培训(同时也协助老师培训其他团员),参加了两次试讲、一次汇报宣讲,一次首场宣讲、11场分团宣讲,以及无数小时的自我练习。
在这里,我收获很多,它将在我的生活与工作中延续……(一分团供稿)
【宣讲员王淑芳:收获自信】
参加宣讲,我收获挺大。刚开始很紧张,后来慢慢由紧张到不紧张,然后再到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个过程,可让我学了不少东西。作为农村来的大老粗,我感谢“百姓爱心故事”宣讲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信任。感谢所有的宣讲员对我的关爱、帮助和鼓励。
刚到团里报到时,我对自己的宣讲没底,经常熬夜,一遍又一遍地抄稿、改稿,一夜一夜地背稿。第一次试讲时连累老师跟着提词。现在,听众的掌声和笑声,让我充满了自信。跟城里人说农民的文化生活,心情特好。(一分团供稿)
【“北京好人”小高云】
我们二分团里有个小小宣讲员,她就是年龄最小的高云,她不仅有爱心、宣讲好、人也很机灵,是大家的开心果,也是二分团的骄傲。
她把好事做到了我们的身边,小小的人儿,也站进了“北京好人”的行列!平时,她会主动帮助大家,扶一把上了年纪的王新华,带点吃的给没来得及吃饭的人。她不仅清除小广告在行,找东西也行呢!居然能把丢了一晚上的戒指从床底下给“抓”了出来。(二分团王新华供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