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房地产问题的观察与思考(11)

摘要:中国房价上涨有五个核心问题:一是城乡差别和城市差距的扩大造成人口单向流动。我国是否真的需要达到发达国家那么高的城市化率?二、社会富余资金的出路。要对投资投机需求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堵。三、开发商的供给垄断。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五、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目前正在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因为按理来说国有企业只能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行业里垄断经营,而没有道理进入房地产这样一个竞争性行业中来。现在国资委确定有16家央企以房地产为主业,要求其他的78家进行调整和重组。就算其它央企退出来,但允许搞房地产的央企会把这一块接下去,实际上只是一个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不会改变整体的格局。

通过股权投资和关联企业直接涉足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公司在沪市和深市的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802家,占上市公司比例的60.53%一些行业的领头羊企业都纷纷进入房地产业,像服装行业的雅戈尔,食品饮料行业的五粮液,批发零售业的南京新百,信息技术业的实达集团,钢铁行业的宝钢、首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巨头,甚至包括轻工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都加入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列。IT标杆性企业联想控股就以子公司联想集团和国内企业参股的形式,加入到大连万达领军的旅游房地产开发集团军。保险公司自2006年起就以各种形式变相进入房地产领域,2010年国寿投资与信达投资达成战略协议,将在房地产领域展开合作。中国平安控股的平安财险,以7.18亿元收购了瑞安位于成都的东汇广场二期项目,掀起了保险行业进入房地产的大潮。建筑公司也向上延伸进入房地产业,在35家上市公司里面,有上海建工、中国中铁、铁工、铁建等24家公司进入房地产业,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持有的房地产资产达到330.93亿元,这个总量仅次于万科和保利这两大国内房地产开发巨头。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五年时间增长了1.36倍,尤其是在2007年房价高涨的刺激下,一年增长了40%,由65218家增长到87562家。

房价过快上涨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是持续快速上涨的,很少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如果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它的直接诱因可能就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股票投资不一样,房地产投资具有高负债、低流动性,一般买房都要贷款,而开发商有很大的信贷,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开发商的楼盘就变成了烂尾楼。如果大家都想卖房子,房子就很难卖的出去,而股票投资刚好相反,上证指数从6千多点跌到1千多点,我国的宏观经济可以岿然不动,如果房价跌60%,宏观经济的数字可能会很难看。日本就有这样的教训,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价出现了很大的涨幅,在房地产泡沫的高峰期,据传言在东京地标广场上一平方英里的土地可以买下整个加利福尼亚,而卖掉东京的土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总体来讲,日本的地价指数由高点到低点跌了42.35%,而其中六大都市的波动大于全国的平均值,从高点到低点共下跌了65.26%。在三大都市圈中,东京的跌幅最高,由高点到低点跌了69.4%。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