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房地产问题的观察与思考(9)

摘要:中国房价上涨有五个核心问题:一是城乡差别和城市差距的扩大造成人口单向流动。我国是否真的需要达到发达国家那么高的城市化率?二、社会富余资金的出路。要对投资投机需求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堵。三、开发商的供给垄断。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五、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2010年的计划是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后期改造住房280万套,总共是580万套,2011年计划的任务是比2010年新增420万套,达到1000万套,这个增幅不可谓不大。建这么浩大的保障房,资金来源是什么?中央的意思是由地方政府出钱,中央给予补助。截至2010年8月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70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0%,中央财政补助的792亿元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地方政府出将近4000亿元。

保障房建设主要是要求地方政府出钱出地,而目前地方政府的一个流行思路是: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即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分开。商品房可以引起价格波动,如果有人因房价高买不起房,那就住保障房。如果富人喜欢炒房,就放开住房价格,商品房是一个纯粹的商品,炒多高都没有关系,而政府刚好可以把房子高价卖给炒房的有钱人,然后将挣的钱拿出一部分去建保障房。

我们去一些地方调研时,很多地方政府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愿。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实际上这两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的,不可能截然分开。我们的初衷是通过保障房建设来降低房价,但如果要通过抬高房价获得收益来建保障房的话,那么它的最终结果将是保障房不是降低了房价而是推高了房价。如果采取这种筹资方式或运作思路,由于房价不断升高,需要保障的人群就进一步扩大,有更多的人买不起房,这样只有将房价炒的更高才能赚更多的钱、建更多的保障房。按这种模式运作最好的结果就是像香港那样,香港是通过土地的批租来获得收入,拿到钱去给买不起房的人盖保障房,其直接结果就是房价奇高,普通人很难买得起房,大概一半的人要住在所谓的公屋里面。但现在中国内地跟香港还是有差距的,香港有一个相对完善透明廉洁公正的公共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