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新看点

解读“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新看点

 

 

图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让经济运行的血脉更畅通

 

——解读“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新看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影响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让经济运行的血脉更畅通,是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作出了最新部署。“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等新提法,格外引人关注。

 

  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

 

  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表述有所不同,“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二字意味深长。

 

  “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金融领域更不例外。目前,资金价格在资源配置中仍存在扭曲现象,有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造成急需资金的一些行业‘失血’,而一些行业却在‘费血’,这已严重影响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认为,建议中提出的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内容将成为下一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点。

 

  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完善相关制度,让市场力量而非行政力量发挥基础性作用,始终是贯穿中国金融业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回顾“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登陆A股市场;还是股市恢复直接融资功能、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或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向纵深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试点启动……几年来我国金融领域突破层层障碍所启动的若干项改革,均旨在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让金融之“血”更好地给养中国经济之“躯”。

 

  除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议》还就“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等改革任务进行了部署。这些改革,都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关键词: 杨力 中医养生 抗衰老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