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色革命”中,美国的非政府组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独联体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本身是西方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地区建立的分支机构,另外一类就是非政府组织资助的这些国家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或社会团体。独联体地区非政府组织非常多,有的国家有上千个非政府组织接受西方资助。而西方给这些非政府组织提供了非常多的经费,比如2004年国家民主基金会为51个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提供了近29万美元的经费;为7个哈萨克斯坦非政府组织提供了22万多美元;为吉尔吉斯斯坦的非政府组织提供了63万多美元经费;为4个土库曼斯坦非政府组织提供了近21万美元;为8个塔吉克斯坦非政府组织提供了近38万美元资助;为4个乌兹别克斯坦非政府组织提供了近26万美元资助;为12个格鲁吉亚非政府组织提供近54万美元资助;为14个阿塞拜疆非政府组织经提供约43.5万美元资助。
从资金来源上看,资金最雄厚的、在独联体地区做工作最扎实、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和全国国际事务民主研究所,它们属于1983年美国国会成立的全国民主捐赠基金会下属四个研究所中的两个。这两个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活动的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资助,他们是专注于向海外推行民主的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典型代表,乌克兰政党建设、官员参加选举及民权活动家的经费都是由它们来出资的。
很需要一提的是索罗斯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创始人是乔治·索罗斯,他是国际金融炒家,他于1979年成立了开放社会基金会,后来又成立了开放社会研究所,总部在纽约,在欧洲、亚洲、拉美、非洲建分会,活动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就开始在苏联地区活动,在乌克兰创建国际复兴基金会,在24个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现在独联体的许多国家都有索罗斯基金会的分支机构。索罗斯利用基金会的运作,在吉尔吉斯斯坦重点扶持独立媒体,并且以卫生、文化、教育作为突破口扩大影响,为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培养了很多青年骨干。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与“颜色革命”之间关系密切。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直接帮助反对派进行组织建设,包括提供必要的组织活动经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