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任春,来自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难忘的五十六个夜晚》,我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发生在我身边一名普通老党员身上的真实故事。这位老党员对待师生、对待组织、对待责任、对待人生的立场和态度令我们难忘。他的故事于平凡中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于无私中折射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的执着坚守。他极其出色地完成了奥运驻地服务任务,受到志愿者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北京农职院国际教育学院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振和。
一、奥运当前、服从大局
时间要追溯到2008年7月5日,当时距离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有34天,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热情高涨。作为奥运住宿服务团队驻地单位之一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服务团队为奥运,我为团队做服务”的口号感召下,正在上下同心,科学部署,倾力“备战”。同备战热情一起攀升的是北京市的气温。当日中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表示在未来24小时内,北京的最高温度将要攀升至37℃以上。就在这样的高温工作环境下,组建一支党性强、品行正、作风好、工作出色的值班队伍是确保驻地服务万无一失的关键。
这一天,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的奥运住宿服务团队,共计1342名奥运志愿者陆续进驻了国际教育学院。
也就是在这一天,李振和同志接受了院领导交给他的一项艰巨任务,要他担负起奥运服务团队驻地期间的全部夜间值班工作,负责未来56个晚八点至早八点的协调与服务,同时每天白天还要照常上班,完成好白天的工作任务。
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天气的炎热、值班条件的不好、任务的繁杂统统被他抛在一边,他心中充满的是对奥运的期盼、对奥运的承诺……
二、履职尽责、服务师生
值班工作开始了。由于驻地志愿者人数众多,每天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李振和同志每天要工作到晚间十一点左右才能休息;为等候从媒体村返回的志愿者归来,在第一时间为他们协调解决衣、食、住、行、洗、用、购、办公、通讯等问题,有时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但不管工作到多晚,他都会用热心、耐心、细心传递着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热情,目的是让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奥运服务当中。清华大学的一位志愿者在返校前的感谢信中写道:“我被老师们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所感动。服务即将结束,我也要踏上返校的旅程,农职院的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我会永远铭记!”
而在这饱含深情的感谢背后,李振和同志付出了多少,他却从未向人提及。
学院值班室的窗外有一台老式空调外机,因为要为网络中心的机房恒温,昼夜不停地轰响,夜间吵得值班室的人无法入睡,他没有向学院提出任何照顾要求,而是将值班室电话接上长长的电话线,拉到自己的办公室,再找些旧纸箱子拆开铺在地上睡觉,即使铺上垫子也不会像家里的床那样舒适,每天早晨起来都腰酸背痛,他就忍着,并坚持照常做好白天的工作。他认为身体上的痛比起艰巨的值班任务根本不算什么。这正是一位敢于担当、勇于直面困难的老党员在大局面前所表现出的履职尽责最真实、最朴素的人生写照。
三、纪律严明、品格高尚
值班开始后没过几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残酷的消息却让李老师心如刀割: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得了癌症!
当老人知道了自己得的病是癌症,唯恐将不久于人世,她流着泪对儿子说:“下班回来多陪陪妈妈吧!”听了母亲的话,望着病床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李振和低头沉思了许久后缓缓地对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学院领导决定让我值班,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从小处说是工作的需要,从大处说是奥运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我是一名受党教育、受学院培养多年的老党员,在这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啊!您也经常教导我说要以工作为重,妈,您放心,我会回来多陪陪您的。”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在面临党和国家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冲突时做出的正确抉择!也只有把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人生追求和工作标准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的真正共产党员才能做出这样的抉择!才能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语言!
天下大事总关国与家,天下难事总关家与国!在关乎国家重大事件的关键点上,在考验党性、锻炼党性的焦点时刻,如何选择?李振和同志这位老党员作出了最具组织观念的大义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格魅力散发出来的辉煌光芒。
得到了母亲的理解支持,安顿好母亲,李振和同志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为了多陪陪老妈妈,他每天四点半下班坐车赶到陶然亭的妈妈家,和妈妈呆半个多小时就又坐车往回赶,为的是不耽误晚上八点钟开始的夜班。50多岁的人了,一连56天,天天如此,没有一次迟到,没有一天空岗!当想到这是在为百年难遇的奥运做贡献,他的心里就感到无尚的荣光!
五十六个紧张繁忙的日日夜夜,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辉煌落幕。总结表彰会上李振和等一批同志被评为奥运驻地服务先进工作者,国际教育学院也因贡献突出荣获了首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当问到他有什么感想时,这位老党员激动地说:“能为学院争光,为奥运添彩,我感到光荣,我自身也得到了锻炼,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宝贵经历。”
如今,在校园里遇到的李老师,仍然是那张带着谦和微笑的脸庞,仍然是那副微微向前谦躬的体态。五十六个难忘的夜晚已经复制成他服务师生员工的千万个日夜,多少次,看到他为设计培训招生方案加班到很晚,为打开培训市场外出到郊区县调研,随着家政服务员培训、电工公益培训等培训班相继开课,李振和继续在迎来送往的忙碌中体会着奉献的快乐,用他的话说:“能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提高一技之长,增长服务社会的能力,我牺牲点儿业余时间,苦点儿累点值得!”。
李振和同志为我们学院的全体教职工树立了一面镜子,树立了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只有“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才能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