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李书国,是大兴榆垡镇刘家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刘家铺村位于北京的最南端,往南再迈一步就到河北固安了。
别看我们地界远,我们村可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村,全村1300亩地种的都是梨树,我们的梨专供华堂和沃尔玛。村民们靠黄金梨、丰水梨发家致富。我当了1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看着大伙的收入从当年的几千元,到现在的几万元,甚至是10万元;看着大伙从传统的养儿防老到人手一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看着党和政府把农民祖祖辈辈都要交的农业税给免了。我深深地感受到,10年来,是党的富民政策,把村民带上了一条无忧无虑的康庄大道。
说到村民致富,还得从10年前国家免费给梨树换新品种说起。我们村上个世纪60年代就靠卖梨挣钱了,可到了我当支书的时候,梨树的品种太老了,鸭梨、广梨、雪花梨,城里人不觉得新鲜了,也不待见了,一斤才卖两三毛钱,村民们忙活一年每亩也就收入1000元。
2001年,为让京郊农民致富,党和政府提出优化树种补贴政策,免费为村民家的老果树嫁接新品种。新品种就是大量出口欧洲的丰水梨和黄金梨,一棵树嫁接需要30元,有的果农家种着上千棵树,嫁接费就是3万元,这笔钱大兴区财政局全掏了。又考虑到新嫁接的梨树两年不结果,农民没收入。村委会决定,村民每亩100元的承包费全部免掉。
果农没了后顾之忧,一心侍奉起梨树来。可毕竟是新品种,村委会心里也打鼓。我们一商量,决定在党支部成立果品协会,帮村民购置生产工具、教村民生产技术,替村民联系合作社收梨,为果农提供一条龙服务。村委会当时就定下了制度,这个协会是出义工,不挣农民一厘钱!
从此村委会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刘家铺村的党支部,又是为果农服务的刘家铺村果树协会。大伙选我当了会长。2003年,嫁接的新梨树开始产果,一斤能卖一块三四呢,果农们尝到甜头了。
可转过年来,就有果农找到协会反映说,套梨用的果袋太贵,一个就要9分钱。我一算,可不是,村里有精品套袋梨800亩,需要果袋1000万个,这就是90万元!有的果农一家就要10万个果袋,这一项就是9000元。北京的果袋都来自山东,我想厂家直销总比在北京买便宜吧,干脆去趟山东吧。
想得挺好,可当时村里没啥钱,你又不能收果农的钱,因为协会定的规矩就是不收果农一厘钱。我是会长呀,怎么办,只能求城里做买卖的亲戚,我就说,“为了我们全村人的利益,你就开车跟我白跑一趟吧。”亲戚挺支持,第二天村委会一行三人就出发了。谈判那个艰苦呦,真是一厘钱一厘钱地往下砍,从7分钱砍到6分钱,果袋厂不干了说,打住吧,我们从没做过6分钱以下的生意,你们回去吧。
我就给他做思想工作,第一呢,我们长途跋涉1000里地,是带着诚意而来的,是为了广大果农省钱;第二呢,我们大兴有1万亩梨树呢,要是跟你谈判成功了,我们就是你不花钱雇的业务员,回去一宣传,整个大兴都能从你这进货,你得挣多少钱。最后谈的价格是:大袋5分8,小袋1分8。如今,整个大兴区都是这个价钱,甚至连顺义的果农都从我们村进货。
一个果袋就为村民省了3分2,一年就节省32万元。大伙都说:“大快人心呀!咱党支部真是给果农办实事。”
等再转过年来,也就是2005年春天,又有果农找到协会反映说,嫁接的果树要人工点花授粉,雇一个工人,一天就要30元。我听说河北青县卖授粉机一台才85元,于是决定去趟青县。上次亲戚开车去山东,让人家搭进去3800元,这次去青县干脆乘公交车吧。
我坐了6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青县。下了车直接找到厂家,每台70元谈妥了价钱,看着他把全村80台机器托运完了,都晚上5点了,当天是回不去了,找了个小旅馆住下来。回村报账的时候,会计举着发票看了我好几眼说:“您这趟差出的,18元的饭费,20元的住宿费,一共38元,您别再招一身虱子回来吧。”
老伴心疼我说,你要是这么干,咱就别干了。我说,党员就应该不计报酬的为群众服务,这才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要是三心二意,你都对不起党!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白干,我们党支部和协会都白干。
我们这种“村党支部+果农协会”的模式就是全心全意为果农服务。跟果袋厂谈判,要一厘一厘地往下砍;找合作社收梨,要一毛一毛的往上涨;村民的梨树遭了雹灾,我们找保险公司谈,谈妥了,让大伙来领钱。所以,从生产工具到市场销售都是党支部和果农协会在谈判,谈判的原则就是一切从村民的利益出发。农民只管种树,只管收钱,连账都不用算,协会都监督着呢,错不了。
经过8年“支部+协会”模式的运作,2010年刘家铺村人均收入1.8万元。85户果农中,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20多户。我们村成了榆垡镇最富裕的村,村民们买了车,还到城里买了房。
村民富,可是村委会是真穷,整个村子只有两辆公车——一连垃圾车,一辆铲车。党支部、村委会人手一辆电动自行车,到镇上开会就骑车去,到城里开会就租村民的小轿车去。所以,我也是远近闻名的“抠门书记”,其实我不抠门,花自己的钱大方着呢,我请亲家吃饭,也花三四百呢,花公家的钱一分钱也得算计,那是集体的钱。有人说我骑车开会丢人,我说只要村民认可,骑驴也不丢人!
每到过年,我们都把60岁以上的老人聚到一起,每人发200元过节费,然后让大伙给村委会、党支部提提意见。大伙都说:“共产党太好了,过年了,自己的儿子都不给钱,党支部却给钱!我们没意见!”
你替村民着想,村民也拥护你。低保户徐景玲病重住院,拿不出住院费。我拿着大喇叭动员大家来捐款,两个小时,全村85户有78户捐了款。我们村四大姓,刘、李、张、徐,前三姓都捐了,而徐家也早让徐景玲的丈夫都借遍了。
我当时特感动,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党员只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切以党的事业和百姓的利益为重,百姓就会向你靠拢;而只要把百姓的心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没有办不了的事情,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幸福!
谢谢大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