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改小院儿金不换

危改小院儿金不换

 

  大家好,我叫罗峥。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危改小院金不换》。


  您听说过这句老话吗?“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形容四合院里“住家儿”生活情景的。我家住在东四四条61号,每当我看到胡同里青砖灰瓦的院墙,各式各样的门墩儿,我就感觉从心里透着舒坦。从小,我就住在这里,亲眼见证了这个院子从破败不堪到修缮一新。是危改,让这个四合院又“活了”起来;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有了第二个家。


  听姥姥说,当初这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一共才住了五家人,地面铺着方砖,院子里种着海棠树。电影《城南旧事》大家都看过吧,我们院就和主人公英子住的那个院差不多。


  随着北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大院儿也越来越小,搭小厨房的,搭煤棚子的,很宽敞的院子变成了长长一条儿,要是两个人走个对脸,那都得侧着身过,感觉就一个字,挤!有人对我说,想宽敞点吗?赶紧去楼房住把!其实,我大小就盼着住楼房,但真要是离开这里,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2003年的时候,东四四条这一片儿的胡同进行煤改电工程,也就是说,要把老百姓用了多年的煤炉子换成电炉子,当时我们听了这个消息,别提多高兴了,以后冬天再也不用晚上封火,白天早起费劲巴拉的生炉子了。煤炉子换成电炉子,温暖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上,煤改电惠民政策更是在我们心里生了一把火。人民的冷暖,党和政府时刻都挂在心上,说到做到,靠谱!


  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2008年年初,房管所来了几个人,在我们院子里勘察了一番。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政府要为这一片的危房进行改造。当时大家听了之后,是又高兴又担心,为什么这么说呢?老房子终于要修了,可那得花多少钱啊?房管所的人大概是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人家就说了六个字:不花钱,国家掏!当时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就掉到我们头上了。


  当时院里的街坊赶紧聚在一块合计,立刻就达成了一致:赶紧搬空啊,政府心里这么惦记咱们,咱就不能再拖政府的后腿。不到两天的时间,整个院居民的家具就清空了,工程也随之开始。修过房的人都知道,四合院平房最重要的就是支撑房屋的梁,当时我们家的房梁都裂了,因此必须把房顶挑了重盖,这可是大工程。


  我清楚的记得,新房梁上架那天,几个工人师傅在房顶上忙活的浑身都是汗,连茶水都顾不上喝,我赶紧招呼让他们下来歇会儿,他们却说:“这片儿工程量很大,干完了您家,我们还得去下一家,让老百姓早一天住上新房,我们心里也踏实。”


  从整修到完工,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门窗换成了塑钢的,地面的碎石也换成了整齐的方砖,就连各家各户的小厨房都统一进行了改造,虽说不能完全恢复院子的原貌,但和以前相比真的敞亮多了。我姥姥看着修缮一新的院子笑得合不拢嘴,直跟我念叨:党和政府能这么惦记咱们,真的很不容易,就冲这个,我一辈子念共产党的好儿!


  工程完工后,我们这片就“红”了,各大电视台和报社纷纷来报道,更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都来到我们院参观。贾庆林主席挺高的个子,进了院子就直奔我们家,问我姥姥:“您住的怎么样啊?”姥姥笑呵呵的说:“敢情,那是真高兴,多少年了,就盼着住新房呢!”


  后来我才知道,这次政府进行危改是花了大力气的,东四平房保护区是北京市确定的第一批平房保护区,2003年煤改电工程的时候,417间民房按照明清规格进行修缮,一水儿的青砖灰瓦。2007年,130个院子,800多户人家的民房又得到了修缮,不光保留了历史原貌,又在修缮的过程中添加了现代元素,过去平房看着舒心,住着堵心,可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就跟住楼房没太大差别了。


  经过改造后的院子非常漂亮,整齐的塑钢窗和双层玻璃,窗外安装着防护栏,既安全又美观。原来院子里坑坑洼洼的,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这回也铺上了整齐的渗水砖,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夏天,大家在院子里乘凉,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看着自家种的玉兰花、月季花竞相开放,荷花缸里的金鱼互相嬉戏,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都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民居工程确实是“惠民工程”,是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实事!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你还想去楼房吗?我肯定说,不去,政府给咱修的院子,金不换!

本文关键词: 赵建军 文化产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齑羸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