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秋传青简

九十春秋传青简

 

  大家好! 我叫陈妹,来自北京市档案局。今天,我想用档案人独特的心境、独特的语言来庆祝党的90华诞。我宣讲的题目是《九十春秋传青简》。


  自党成立以来,档案工作始终与党的事业血脉相连。中央的文件最早由领导人亲自保管,1926年中央成立了文件保管处,同时建立地下档案库,这就是著名的“中央文库”。


  在白色恐怖下,一批批档案工作者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中央文库2万多份珍贵档案,立下了“人在文件在,以生命保护党的文件”的誓言,即使多人被捕被杀,中央文库却丝毫未损。


  我刚进档案馆工作时,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1932年4月,曾任过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陈为人和妻子接受了保管中央文库的任务。夫妻俩找了一份职业做掩护,陈为人是“木器行老板”,妻子是小学教师。他们白天做生意,晚上在家里整理文件。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陈为人的上级张唯一被捕了。两天后,妻子去接头,也被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国民党特务逮捕。陈为人当天就得到了妻子出事的消息。可是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营救亲人,而是如何安全火速地转移地下文库。


  当时,陈为人已经与党中断了联系,失去了党组织提供的经费,但是,为了档案的安全,他不顾一切地租下了一处组织要求但租金昂贵的房子。为了文库的安全,他不能出去工作,只好典当衣物,维持生活。到最后,他把二楼的家具几乎变卖一空,连铁皮罐头之类的零星杂物都卖光了。除去身上穿的,一时不用的衣服也都卖掉了,孩子们穿的是抽了棉花的破背心。可在一楼,他还得维持着一个老板的“体面”,桌上摆着几块绝对不能吃的月饼,全家喝的却是红薯和山芋粥。为了不让房东察觉到他家生活艰辛,产生怀疑,他常常在粥上盖上一片干鱼,快到楼门口时怕孩子们看见,又把鱼片藏起来。就这样,那片干鱼片足足用了一个月。


  饥饿难耐的三个孩子,看到锅里还有中午剩下的粥,就哭闹着要吃。可是天真的孩子哪里知道,那,是他们的晚餐呀。陈为人“狠狠心”说:“我们是吃点心,点心点心,就是点点心的,不要吃饱的。”孩子们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们天天吃点心呢?”陈为人看到孩子愁眉苦脸的样子,只有苦中作乐,提议说:“吃完点心,我们是不是要运动一下?来,跳个舞吧。”他自己先跳,孩子们看到爸爸滑稽的样子,哈哈地笑了起来。


  1936年秋,陈为人终于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从接头的小饭馆回来,陈为人感到一身轻松,他跟孩子们说:“爸爸今天总算吃饱了,把盘子都舔光了。”


  1936年底的一天,陈为人亲自押着两辆三轮车,把六箱档案并进四个大皮箱,移交给下一任保管人。卸下了几年的重担,陈为人一进家门,就吐着大口的鲜血,昏倒在地。


  半年后,陈为人默默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年仅38岁。弥留之际的昏迷中,他还在说:“如果出了问题,无法挽救,就放火烧了我的家,我要与文件共焚。”


  解放了,这批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初阶段政、军、工、农、团、妇等所有领域的原始档案,这批经历血雨腥风,“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国宝”,完好无损地交给了党中央,今天,还珍藏在中央档案馆里。这些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保存下来的档案多次被调用,为实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90年岁月沧桑, 我们档案人就是靠着从筋骨里迸出来、从血液里激出来、从生命里震荡出来的这股精神,保护着党的历史,书写着对党的忠诚。


  与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相比,现在,我们档案人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职责从没有改变,我们的信念和忠诚从没有改变。


  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位老人在档案馆里情不自禁双膝跪倒,放声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是什么让他如此动情?原来,这位曾在1959年获得劳模称号的老人病退后生活苦难,因为单位缺乏记录,他无法享受到劳模的待遇。“我跑了很多部门,没想到在档案馆查到了,总算证明我是劳模了。”手捧泛黄的档案,老人老泪纵横。那一刻,我懂得了,一页档案,让老人享受到的,不仅是一份补贴,更是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这样的事例在档案馆时常发生,昨天是查到下乡插队证明的老知青,今天是利用招工记录成功办理社保的工人,明天可能是用宅基地凭证获得拆迁补偿的村民。一位老人给我们留言写道:“你们的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我似乎又感受到当年初进解放区的那种作风,那种面孔,那股清新的空气……”


  心中有群众,肩上有担当!我们爱惜每一份档案,做好每一次查找工作,让档案的价值在付出中得到积累,在利用中得到体现。


  现在从我守护的档案中,您可以领略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的风采;可以缅怀为革命牺牲的先驱邵飘萍、高君宇;可以铭记党领导北平人民奋起抗日的英勇;可以感受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激昂。把90年来党带领首都人民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漫漫历程保存好,利用好,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留住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闪光的瞬间,我们辛勤劳作,努力耕耘。百年奥运,为了留存“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档案资料,我们创造出档案部门参与重大活动的全新机制。全市近60名档案工作者被派驻到各场馆、各部门,直接负责档案收集。 有的同志放弃了近百个节假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眼睛发红,手脚浮肿;有的同志几个月没回家,孩子生病没时间去医院;有的同志母亲病危直至去世也没能多陪几次、多看几眼。从他们身上,我仿佛又看到老一辈档案人熟悉的影子。张艺谋总导演在移交创意档案时感慨地说,“档案可以把我们创作的精彩瞬间,留存为永恒的记忆。”


  百年人生转瞬即逝,千载档案万古流传。我们要把党成立、成长、成熟的历程保存好,把中华民族最波澜壮阔的历史保存好,把首都人民建设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记忆保存好!档案见证了昨日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用它去谱写明天的灿烂与辉煌!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