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王红梅,是北京120的一名急救护士。我演讲的题目是《急救战线的尖兵》。
“您好,我是120急救中心,请问您在什么位置?好,我们马上就到!”
今年年初的一天,马甸桥东侧一个燃气施工工地发生事故,一名工人坠落到作业井里,生死不明!接到急救电话,我和同事刘江迅速赶到现场,刘江向井里看了看,喊了一声:“我是120的医生,感觉怎么样?”“他摔伤了动不了,喘不上气儿,我也有点憋得慌!”原来已经有工人自行下井救人了!
不好!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刘江马上意识到,如果长时间吸入作业井中泄露的有毒气体,也会中毒的!“
他向井里大喊“救人我来!”将急救包往身上一挎,抱起氧气瓶,就往井里下!救人的工友上来了,幸好时间短没大碍。刘江顺着一步步井往下挪,一直下到了近十米深的井底。他跪在患者身边,给他吸上了氧,为他处理伤口、包扎固定。消防人员赶到了,将伤员平安救出,送往医院。因为在井下缺氧的时间太长,急救车上,刘江圆圆的脸泛着紫色。我问他,你不要命啦?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说,营救要紧,顾不得这些。
看着他那虚弱的样子,虽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但我的眼睛还是湿润了。为了危难中的老百姓,我们这些急救医护人员,从没想过自己。
前年,汶川发生大地震,我的同事急救司机张燕明的父亲已经病危了。可是地震灾区,党在召唤,人民在召唤,无数的生命在召唤,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救灾的征程。
第二天,当他还在开往成都的火车上时,曾经也是一名急救司机的父亲怀揣着对儿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尽管对老父亲的病情早有心理准备,但悲痛这么快就到来,对他的心理打击,还是超出了他自己的承受能力。
躲在火车上的厕所里,张燕明向着北京的方向,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单位领导知道了这件事,马上打电话让他到达成都后立即坐飞机返京,回来送老父亲最后一程,为了救灾任务,张燕明坚定地说:“爸爸是老党员、老急救人,上震区救灾,也是他的心愿,就算我和他老人家并肩出征了!”
急救中心主任张永利、党委书记汤旗、工会主席闫国峰立即赶赴张燕明的家中进行慰问。
工会主席闫国峰和车管科主任王铁民在老人的遗体前说,老人家,燕明替党执行任务去了,他不能来送你,我们都是党的儿子,也都是您的儿子,我们替他来送你。
张燕明母亲流着泪说:“他奶奶去世的时候,他爸爸在急救一线;他爸爸走了,他也在急救一线,为了大家,只能舍了我们的小家!”
在我们急救战线,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顾不了自己,顾不了家人,却去帮助千万个身处困境需要救援的人。看到一个个生命得以重生时,老百姓对党真诚感激的眼神,听到一个个家庭得以挽救时,老百姓对党由衷赞美的话语,我们这些急救人就是再苦再累,心里也感到无比欣慰!
谢谢大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