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的作者队伍是80%至90%,后来作者都成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名人、精英。有的是政治精英,有的是文学精英,有的是知识精英,当然也有些很坏的精英,比如陈公博,周佛海他们成了汉奸。他们也是我党的一大创始人,后来不行了,但几乎所有人,当时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而且可以说《新青年》当时集合了中华民族当中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当然这个优秀儿女里面像我刚才提到过的陈公博、周佛海等人也有变化,但是当时来说,他们从思想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他们传播了最先进的思想,他们也学会了最先进的思想。包括毛泽东,他当时虽然在《新青年》只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体育之研究》,这个问题表面是写体育的,实际上我是非常深入的研读过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毛主席这篇文章,实际上他谈的还是一种尚武精神,就是崇尚魄力,不是简单的武力,而是强调勇敢的精神。因中国老百姓当时很弱,就是体弱,而且遇到外国列强不敢反抗,毛主席当时是想壮大那种尚武精神,所以《新青年》的作者队伍,是中国任何刊物都无法比拟的。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宋亚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
- 刘志明:【党员课堂】加强警示教育 永葆政治本色——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顺应发展潮流,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北京上市公司三项业绩数据全国居首
- 九部门出台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扩大服务消费
- 勿忘“九一八” 吾辈当自强
- 秦国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 筑牢“三农”压舱石,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 “小板凳+”宣讲:让党和政府的好声音传递到寻常百姓家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自信自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薪火相传: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人民至上: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凝心铸魂: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