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胡同文化与《新青年》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胡同文化与《新青年》

  我记得鲁迅写狂人日记,是在北京“烂漫胡同”,鲁迅在北京住过好几个地方,他跟他弟弟周作人也住过一个地方,好像是阜成门。阜成门有两处地方是作为鲁迅故居保留下来的,但实际上鲁迅在北京住过不止一个地方。顺便说一句,北京的胡同文化在中国的城市胡同文化中是最有意思的,毛主席有首诗词叫《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个“烂漫时”,烂漫用这个词实际上双重含义,毛主席第一次到北京来的时候,就住在湖南会馆,湖南会馆的地址就是北京宣武区的烂漫胡同。确实正如他所说,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正好应验了这句话。原来我都不知道,我是有一次无意当中,去串胡同路过那个地方,我才恍然大悟,我说怪不得毛主席说烂漫,原来这个湖南会馆就在烂漫胡同,它实际上是双重含义。所以你去考察这些胡同,非常有意思。包括鲁迅住的胡同也是一样。陈独秀那个《新青年》杂志的胡同好像就在北大,就是现在北大的红楼附近的一个地方,他没说《新青年》杂志,他说陈独秀的故居,陈独秀把他故居拿出来做《新青年》的编辑部。其实他应该把它恢复成《新青年》故居,《新青年》故居可能应该说更好一点。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以后,应该说当时的情况,说好的也有,认为说过了的也有。说好的、说深刻的占多数,但是这个反映主要还是在知识界。当然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他更注重的是历史,而不是当世,就像杜甫和李白一样,我们认为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但是李白当时的名声大过了杜甫,杜甫是死后,反而发现了他,然后把他的诗传出来了,认为他可以跟李白齐名。鲁迅这篇狂人日记也是这样,他是随着时间和年代的推移,人们才越来越发现他的价值,而且尤其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才发现鲁迅的眼光真是太毒了,怎么看的那么深刻。所以鲁迅这篇作品,它的穿透力就像《新青年》本身的穿透力一样强。新青年文学作品发表并不多,但是最好的作品是《狂人日记》,中国最伟大的作品在《新青年》发表这是《新青年》的一种眼力,表明了“新青年”的眼力。
本文关键词: 报告会 首场 第一部 百姓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党史画中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