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省广大社科界专家、学者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进行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要紧密联系海南改革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规划目标,以巨大的勇气深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国际旅游岛建设新局面。
改革开放的步子可以更大一些
如何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科学发展,是我省社科理论界人士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彭京宜告诉记者,“七一”讲话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改革开放为主轴。联系海南实际,彭京宜指出,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奋力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他说,当前海南致力于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仍在深入,需要进一步推进。当前“管制过度,统得过死”的问题依然存在,搞活体制机制,要确保权力放得下、管得住,要保证下放的权力能够规范运作。
“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国柳教授表示,“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直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本质是进一步推动海南改革开放、实现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深入推动改革创新,开创国际旅游岛建设新局面。”
彭京宜认为,推动海南科学发展要坚持扩大开放,“关起门来是发展不好的。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开放才能促进发展。海南逐步对外实行‘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就是要让人员更加自由地出入、让货物更加顺畅流通、让飞机更加自由飞行,这些政策都是扩大开放的一些具体措施。事实上,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海南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步子可以更大一些,顾虑不妨再少一点。”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海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彭京宜认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换句话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核心,其本意就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需求结构中,强调消费拉动。在产业结构中,强调发展第三产业。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这正好适应了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未来海南的发展,一方面,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上升为主导产业。同时,多业并举,新兴工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和其他产业都需要继续发展。”
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胡国柳认为:“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实行科学发展,首先要以国际化改造为手段,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发展金融业,保持旅游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海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结构体系;二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强化优惠政策配置,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新型工业;三是围绕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促进热带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四是做大做强海洋运输业、渔业等,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规划海洋功能,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民生工程是海南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基础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凸显了民生与共富的理念。
我省社科界人士纷纷提出,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中国也是海南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基础,因此,政府搞好民生工程可以促进海南改革、发展与稳定。
为什么说民生问题是中国也是海南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基础?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海燕认为,民生事关民心,民心的向背又是政权合法性的一个决定性要素,任何政权都必须首先赢得民心,这是基础。
民生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彭京宜告诉记者,“民生是目的,改革、发展、稳定是手段。改革讲力度,发展讲速度,稳定讲人们的承受度,这三者之间既要互相统一,又要彼此结合,构成一个体系。但这个体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在就业、社保、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以解决。”
“时代不同了,人们在期待国家走上富强道路的同时,也希望个人的生活在质和量上有一个飞跃。”高海燕告诉记者,不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新时期有新的诠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视个人的发展,政府要在这方面满足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社会要和谐,就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高海燕说,“今后的改革发展重点是向下移、向下看,要以人民的意愿为根本,这就要求民生工程必须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有关部门也就相应需要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安排下一步的民生工作。”
海南要树立“大人才观”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七一”讲话中关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的问题,突出了重德、务实、广聚人才的特点。
海口市委党校副教授李珂认为,讲话明确提出,全体党员、干部要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讲话丰富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的科学内涵,提出要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为一切德才兼备的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讲话还创新了人才观念,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海南在人才建设中,应注意什么?彭京宜认为,我省应注重“多才并举”、“多管齐下”的用人原则,“培养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既要有管理人才,也要有技术人才,要树立一种‘大人才观’,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引进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拥有人才,应多管齐下。引进是一种方式,培养同样是一种方式,还有‘软性引进’等其他的方式,关键是为我所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