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可一日无精神

党员干部不可一日无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四个危险”之首,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在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时,有多处谈到“精神”的问题,如“精神力量”“精神动力”“精神追求”“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等。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永远不过时,革命战争年代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同样适用。一个人没有精神,容易垮掉;一个社会没有精神,会暮气沉沉,缺乏活力。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在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峰回路转、呈现蓬勃生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建设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成为共产党人豪迈气概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后,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成为我们创造奇迹和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不可否认,时下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是存在的。有的人觉得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已经过去了60多年,现在没必要那么苦了,该歇下来享受了;有的在市场经济中心态失衡,看着身边的人风光无限、灯红酒绿,觉得干与不干一个样,闯劲不足,得过且过;有的被欲望所诱惑失去自我,开始权力寻租,生活腐化……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心中有了这些“杂草”,他们大脑里“干事创业”那根神经就开始松弛,信仰也逐渐消融,后果是严重的。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时间的长度是某种相对的东西,而精神的力量却闪耀着永恒的光亮”。近些年,我区各地区各行业关于各种“精神”的讨论不断,如石嘴山市提出“五湖四海”的石嘴山精神,固原市“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银川市“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地矿行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三特别”精神……

 

  我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甚至周边省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面对这个区情,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凝聚力量、奋发有为,特别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全区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振作精神,奋发有为,为我区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关键词: 李东朗 全国政权 共产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