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如何理解党建科学化概念?姚桓表示,要理解党建科学化,首先对党的历史做一点回顾。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针对当时红军党内存在的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党内生活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当时提出要实现党内生活的科学化、政治化。
姚桓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又再一次强调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有很强的针对性、时代性。因为一种新的理念,总是有新的实践所奠基和催生的。
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党的建设科学化呢?主要是为了深刻的认识党的建设规律。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把党的建设搞得更好。因为党的建设如同经济建设一样,它也是有规律的,只有按照这个规律去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些年来,我们党的建设不断的深入中央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推进加强党的建设的举措。比如“三讲”、执政能力建设的贯彻、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还有现在的创先争优,这一系列党的建设工作,应当说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要实事求是的分析,有些东西还没有完全落实,同人民群众希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提醒我们什么呢?就是党的建设,一方面要重视、要加强、要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讲规律、重实效,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效果。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说我们思想建设、思想教育有没有规律?有规律。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员掌握先进思想的特点,这就是一个把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结合起来,这就有了规律。组织建设有没有规律?得也有规律。我们的干部工作怎么样做得更好,我们党员发展工作怎么样做得更好,怎么样使我们党员的数量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达到一个辩证的统一,恐怕这也有规律。再比如说反腐倡廉有没有规律?反腐倡廉是一个艰巨的政治任务,但这个东西不能靠义愤,愤怒出诗人,但不能解决腐败问题。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往往不正之风和腐败是伴随着一些新的改革举措出台而出现的,它结伴而生,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但是这个腐败出现了。腐败的出现和采取的举措之间往往有一个时间差,我们怎样缩小时间差,提高反腐败斗争对腐败的一种分析的预见性,采取前瞻性的措施,防范于未然,建设一个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这也有一个规律。
姚桓认为,提出党建科学化,以此来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深思熟虑的,有助于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