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政策与经验的关系问题致刘少奇电
少奇同志:
(一)丑巧电早悉。所提各点甚好,已收纳于中央关于老区半老区工作指示中。惟政策与经验的关系一点,似应了解为凡政策之正确与否及正确之程度,均待经验去考证;任何经验(实践),均是从实行某种政策的过程中得来的,错误的经验是实行了错误政策的结果,正确的经验是实行了正确政策的结果,因此,无论作什么事,凡关涉群众的,都应有界限分明的政策。我感觉各地所犯的许多错误,主要的(坏人捣乱一项原因不是主要的)是由于领导机关所规定的政策缺乏明确性,未将许可做的事和不许可做的事公开明确地分清界限,其所以未能明确分清界限,是由于领导者自己对于所要做的事缺乏充分经验(自己没有执行过某种政策的充分经验),或者对于他人的经验不重视,或者由于不应有的疏忽以致未能分清政策的界限。其次,是由于领导者虽然知道划分政策的界限,但只作了简单的说明,没有作系统的说明。根据经验,任何政策,如果只作简单的说明,而不作系统的说明,即不能动员党与群众,从事正确的实践。以上两种情况,各中央局与中央均应分担责任。我们过去有许多工作,既未能公开地(此点很重要,即是说在报纸上发表,使广大人们知道)明确地分清界限,又未能作系统的说明,不能专责备各中央局,我自己即深感这种责任。最近三个多月,我们即就各项政策,努力研究,展开说明,以补此项缺失。但各中央局在这方面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责任。又其次,是政策本身就错了。此点许多下级党部擅自决定其自以为正确其实是错误的政策,不但不请示中央甚至也不请示中央局。例如很多地方的乱打乱杀,就是如此,但是各中央局,自己在某些政策上犯了错误的也不少。例如晋绥分局,对于在订成份上侵犯中农,对于征收毁灭性的工商业税,对于抛弃开明绅士,都是自己犯了错误的。但是这类“左”倾错误犯得比较严重的似乎还不是晋绥而是华北华东华中各区(从日本投降后开始,投降前也有),晋绥的严重程度似乎还在第二位。是否如此,请你们加以检讨。又其次,是领导方法上有错误,即是上下联系不够,未能迅速了解运动的情况,迅速纠正下面的错误。上述各点,请你向参加中工委会议的各同志正式提出,并展开讨论一次。(二)划分阶级草案〔1〕写出后,感觉一月决定草案〔2〕上所写的东西不够了,现正以一月草案中间一大段为基础重写一个决定,准备尽速公开发表。一月草案的首尾两段则写社论发表。因为中央发了新区土改要点,我给粟裕的那个电报〔3〕没有发出的必要了,因此决定不发而将其中某些部分写入社论中公开发表为有利。(三)粟裕部队要三月十五日以前才能在阳谷全部集中完毕,你们及饶陈康邓〔4〕似可在三月二十行左右去阳谷,你们可有充分时间讨论全部政策问题(以划阶级一书为中心)、华北局组织问题及其他问题。
毛泽东
三月六日
根据一九八三年《毛泽东书信选集》刊印
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致毛泽东电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八日)
毛主席:
丑铣电悉。划阶级文件需由阜平新华社才能转我,当尽快将意见电告你。陈毅不日可到阜平,我和朱总当随陈去会康饶邓等,如粟要我们去部队讲话,也是不能拒绝的,沿途还可能有许多地方要讲话,因此最少亦需一个月才能回来。虽是走马看花,到几个地方去看看也好。在沿途当宣传中央最近方针,宣传土改与整党是十分精细的工作,叫各地不要性急,反对各种粗鲁浮燥〔躁〕的办法,以便使各地工作能稳健前进。又你前给粟裕论新区土改电及中央一月决定,亦望能迅速发出,与划阶级文件同样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件,缺少这些文件,就不能在一般情况下避免错误及走弯路。虽然有了这些文件,也还是要犯些错误的,在我们党内主要地也还是靠党员干部的亲身体验,才能把路完全走正,但有了正确的文件之后,就能避免走许多弯路。最近我调查了老区几个村的确实材料证明你的提议完全正确,即在老区土地早已基本平分,而不要再来一次平分,也不要人为地去组织领导一切的贫农团,只要在农会中组织贫农小组,实行土地调整,即可完全解决土地问题,而集中注意去整党与建立人民的民主制度。在这种地区贫农团已组织者亦暂时不必宣布取消,而只在新农会委员代表中增加中农成份,贫农团作用不大不好者,即归新农会领导,其作用很好很大者,即吸收新中农(即过去老贫农)加入贫农团,使其尽一时期的责任。土地调剂,则尽先抽出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贪污侵占的土地,过去分配不公的土地及公地黑地等,去补助缺地的贫农。如已足够,即不动中农土地,如不足则在得到中农同意后再调剂一部土地。补地亦尽缺地较多的正式贫雇农先补,有多时,再实行一人家庭分二人土地等办法,且只有一人的青壮年男子才可分二人土地,其他孤老寡妇可不多分,土地不足时,一人青壮男子家庭亦可不多分。二流子及有二流子习气劳动不好好吃懒做而土地不足者可后补少补。因由劳动好的中农家庭抽出土地,补给这些劳动不好的或孤寡家庭,是不合理的,农民是很不赞成的。其次人口多的家庭也可多抽少补。我前电说土地多出或少于平均数十分之一不抽不补的规定是不好的,望不要采用这个规定。因此在平分土地中要反对我们干部及农民中一种机械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为平分而平分,而不是为了消灭封建与发展生产而平分。这种形式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正直农民认为是不公平的。以上意见,是否正确,望加指示。
刘少奇
丑巧
根据中央档案原件刊印
注释
〔1〕指《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的草案。这个草案曾于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六日发给党的高级领导机关进行讨论,规定不下达。
〔2〕指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八日原则通过的《中央一月决定》草案。这个草案的主要内容参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
〔3〕指毛泽东一九四八年一月就新区土改问题准备发给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的电报。
〔4〕饶,指饶漱石。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陈,指陈毅。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副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康,指康生。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副书记。邓,指邓子恢。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