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本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基本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行动纲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各项指标,正确地体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它的实现,将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公布,将极大地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将大大地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的和物质的巨大力量,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进。
  发展重工业,即发展冶金、动力、燃料、基本化学和机械制造业,正像计划草案中所指出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我国原有的重工业十分落后,不足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重工业的许多部门,如优质钢冶炼业、基本化学工业,汽车和拖拉机制造业、机床和工具制造业,农业机器制造业、飞机和坦克制造业等,则没有或等于没有。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的现代化,根本改变我国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弱状况,必须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必须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重工业。只有重工业,才能供给我国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以最新式的装备。只有重工业,才能供给我国农业以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并帮助我国五亿农民最终地脱离贫穷状态。只有重工业,才能供给我国武装部队以最新式的装备,增强国防力量。也只有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由此可见,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家富强文明和人民幸福生活的主要源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中,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项工程作为基本建设的重点,并把工业部门基本建设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三点二用来保证一五六项工程和直接与之配合的工程,是完全符合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进行基本建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解决我国长远经济任务的最重要的手段。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暂时主要的还只能依靠改善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在能力来完成。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经济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分布状况的改变,亦即把技术落后的农业国变成技术先进的工业国,就非靠工业的基本建设不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基本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性质,已经在计划草案中确定下来了,这是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法则为依据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于用什么方法来保证完成这一任务。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的。两年来,我们不仅扩建和改建了若干个小型厂矿,而且修建了新铁路干线一千三百九十五公里,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工厂,其中包括鞍钢部分的改建扩建工程,抚顺铝厂第一期建设、抚顺电站第一期建设,太原第一热电站、海州露天煤矿、第一汽车厂、风动工具厂、量具刃具厂、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等新建工程。这些工程,除第一汽车厂将于一九五六年年底投入生产外,其余在一九五四年已全部或大部投入生产。在这些工程的建设中,逐渐组织了规模巨大的联合建筑企业,集结和培养了一批工业基本建设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他们初步学习和积累了勘测设计、组织施工、使用建筑机械和解决建筑中若干技术问题的经验,这一批力量在整个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前进。
  当然,丝毫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似乎一切都轻而易举了,困难不大了。相反,今后三年的建设任务,较之过去两年要繁重得多、紧张得多、复杂得多,需要高度的组织性和技术水平。而我国的基本建设队伍,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很落后,建设任务和主观能力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两年来,在基本建设中所表现的组织领导方面和主观能力之间是有很大 距离的。两年来,在基本建设中所表现的组织领导方面的紊乱和相互脱节,计划上曾经发生的盲目冒进,设计上的忽视合理地使用国家资金和资源,施工上的不均衡、窝工抢工和质量不好,城市和民用建筑中的分散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及在各方面严重的铺张浪费等现象,都说明基本建设中的问题是很多很严重的。不充分认识或者过低估计这些现象的严重性,不认真从组织上和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克服这些缺点和错误,必将造成更大损失,阻碍基本建设计划的如期完成。
  根据我国目前基本建设的情况和今后三年的任务,我想就下面几个问题讲一些意见。
  一  集中力量完成以一五六项工程为中心的基本建设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的投资是很大的,而且是逐年加多的,这完全符合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但是,如果不重视投资效果,不能如期把新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投入生产,那么就会延长建设期限,推迟建设进度,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所以,集中力量完成以一五六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保证经济合理,保证新建工程按期转为固定资产并投入生产,就成为我国基本建设工作的最重要任务。过去两年,这些重要的建设项目,除少数已开始施工、个别已完工并投入生产外,绝大部分只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五年计划中的重大工程建设,实际上集中在今后三年,其任务的繁重和紧张是可以想象的。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工业基本建设任务,拿过去两年已完成的工作量和今后三年应完成的工作量来比较:中央八个工业部五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投资额为二百二十九亿九千五百万元,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共完成六十四亿八千八百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百分之二十八,后三年需完成一百六十五亿零七百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百分之七十二;铁道部五年计划新建干支线四千零八十四公里,前两年只完成一千三百九十五公里,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一六,后三年需修建二千六百八十九公里,占百分之六十五点八四,另一重要情况是,前两年完成的工程中,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比重较大,后三年工业厂房和设备安装的比重则将大大增加;五年计划期间,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单位六百九十四个(内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其中前两年已完工并投入生产的有一百三十六个(内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十五个),后三年应完工并投入生产的则有三百零四个之多。最后一个重要情况是,前两年很多厂矿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是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进行的,而且有可能以全国的力量来支援它们,即使这样,也还是十分吃力的。今后几年,大批工厂则是在完全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包头、西安、兰州、洛阳、大同、富拉尔基、武汉、太原、成都等地建设,全国各地也难于拿出像支援前述工厂那样的力量来支援这样多的新的工业建设了。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今后三年工业基本建设困难和繁重的一面。
  为了保证重点建设工程和行之直接配合的工程的顺利进行,首先应注意投资效果,保证合理而集中地使用建设资金。国家要求每一个建设单位都要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要保证把每一元钱用到目前绝对必需做的事情上去。其次,需要大力培养和合理使用全国的技术人才。我国是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国家,因此要根据统筹兼顾、重,行使用的原则,正确地分配和使用现有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在实际工作中从政治思想方面、业务和技术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组织才能、技术才能和工作的积极性。要有计划地训练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使大批新的技术人员从高等或中等专门学校,从设计机关、工地和建筑企业中生长起来,源源不断地补充建设队伍。再次,必须根据需要,组织生产企业支援建设单位和施工现场,组织和调动现有的建筑企业支援新的建筑企业,组织现有的工业基地支援新的工业建设基地。同时,还需要加强建设工作的协作和配合。特别是新工业区的建设,在正式开始建设之前,应正确地搜集设计资料,做好城市规划和厂外工程的设计,正确地划分国外国内设计的分工和设备供应的范围,合理地解决交通、电源和给水、排水工程,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关企业进行建筑材料的生产。在建设过程中,更应保证设备、器材的供应,并和施工计划密切衔接,竣工前要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对所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进行的工程,要正确地制定整体计划,并根据这一计划对未来年度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计划、年度施工计划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计划以及设备、材料的供应计划作出周密的安排,把各种工作很好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内部的潜在力量,保证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自然,我们反复强调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即重工业的基本建设,决不是说可以忽视轻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以及其他小型厂矿等的基本建设,而应以必要的人力、物力保证它们的进度和质量。这不仅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也是重工业本身的发展所需要的。
  二  改善建筑工业的组织和工作,提高建筑工业的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工业还处在从手工业式的民用建筑逐步地转到工业化机械化施工的大工业建筑的过渡时期中,一般土木建筑力量过剩,机器、电气、管道等专业建筑安装力量不足,技术水平很低,这和今后必须担负的国家基本建设任务很不相称。我国建筑工业如果不大加改进和提高,便难于担负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建设比重日益加多的建设任务,
  逐步推行建筑工业化,是根本改造建筑工业的决定性的条件。由于我国技术落后,资金有限,目前还不能普遍采用工业化施工方法,特别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的还是靠手工的和半机械的劳动。但这绝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建筑工业化。相反,要求我们采取积极的步骤,使我国的建筑工业逐步地有重点地过渡到工业化,
  当前,应从下列几方面改善建筑企业和施工状况。
  第一,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过去我们对大工业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很多工程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就仓促开工,造成严重的混乱、浪费和被动现象,各种工作不能互相衔接,经常发生停工待图,停工待料,停这一工程待那一工程,一边窝工、一边赶工,结果浪费了人力和材料,并延迟了建筑期限。建设一个大的工业企业,在批准初步设计以后,即应开始施工的准备工作,着手研究设计文件,了解建设单位的生产要求、各建筑物投入生产伪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工程量概数,以及供电、供水、供热及各种管路的概略情况等;调查施工地区的经济和自然条件,正确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适时调配人力,准备材料,合理地安排附属企业,平整场地,搞好水、电、道路及临时工程,确定存放材料的地点,尽可能争取利用建设单位的房屋、建筑物和交通管道供施工之用,以减少临时工程;熟悉施工图纸,并保证经常的一定数量的图纸储备等。
  第二,整顿施工组织,统一现场指挥。根据工业建设的需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组织厂房建筑、机械安装、电气安装、金属结构、工业管道、基础工程等专业建筑公司。由于近代工业建设的技术要求一般都很高,建筑安装工程量又很大,而施工现场面积有一定的限度,要进行这些复杂的土建和安装工程,就需要组织许多工程公司同时进行施工,需要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一定数量的附属企业,需要供应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施工现场的紊乱现象,就必须有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调度。因此,任何一项大的工业企业的建设,都必须指定施工的总承包人,由他统一指挥,对按期完工负总的责任。负责总承包的施工单位,不仅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在施工当中还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综合作业计划,将各施工单位的工作组织起来,做到有秩序地协调地进行施工。
  第三,保证工程质量。我们的建筑物必须是坚固的和适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建设的工厂、矿山和铁道,都是我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在质量上发生问题,就会造成无可补偿的损失。
  目前,在建筑当中质量不好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要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对全体建筑工作者加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教育,加强全体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对保证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的责任感,提高建筑工业的技术水平,建立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坚决同一切不遵守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作斗争。
  第四,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地节约地使用建筑材料,是降低造价的主要方法。在全部建筑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费用通常占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而我们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储存、搬运和使用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和浪费现象,一个工业部积压的材料和设备的价值往往在四五千万元以上。很多工地都是砖瓦垫脚,黄沙铺地,各种建筑材料任人取用。在建筑当中,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而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浪费现象往往可为严重。
  从一九五五年开始,主要建筑企业已采取了包工包料办法,这对改善建筑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浪费。而更重要的,则是从各方面合理地节约地使用建筑材料。根据燃料部计算,修一百公里十一万千伏安的输电线路,采用钢架,需要钢材一千三百六十五吨,造价一百五十万元;采用钢筋水泥架(这是完全可以的),只需钢筋八百一十吨,造价八十一万元,可节省五百五十五吨钢材,降低造价六十九万元。今后三年,全国共计划修建输电线路三千三百公里,如果一律采用钢筋水泥架,就可节省钢材一万八千三百一十五吨,节省资金二千二百七十七万元。
  所需的建筑材料,除水泥、木材、钢筋、钢管及其他重要金属材料,由国家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调配供应外,沙石、砖瓦、小五金等均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由当地政府组织地方企业和生产合作社进行采掘生产,要推广使用竹子搭脚手架,尽可能节省木材。
  第五,提高建筑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克服浪费、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是使我国的建筑工业由落后的工业部门逐渐变为先进的工业部门的重要条件。两年来,建筑工业中的劳动生产率虽逐年都有提高,但由于大量窝工、每年实际的工作日太少和劳动力组织方面的缺点,总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的,远远落后于各生产部门。这种落后情况,也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若巨大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像列宁所说的,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条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提高建筑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是:减少窝工停工现象,增加北方冬季施工和南方雨季施工的工作量,从各方面增加每年实际的施工时间,改善劳动组织,正确地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人的专业技术与作业水平,严格劳动纪律;注意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继续推行计件工资制,逐步调整建筑工人的工资;开展劳动竞赛,开展合理化建议,推广苏联的先进经验和群众的发明创造。
  三  做好生产准备工作
  基本建设就是国家的固定资产的建设。它的规模和速度,反映着国家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反映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增长的过程,以及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固定资产动用起来之后才能实现。按期地把新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及时地投入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谁都知道,有了厂房,安装好机器,并不会生产任何东西。要生产所需要的东西,首先就要有会指挥和运转这些机器的人才,否则就不可能投入生产,即使勉强投入生产,也会招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可能造成长期不能进入正常生产的危险。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大型工厂,特别是一五六项工程,都是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用最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因而掌握这些企业的新技术,熟练这些企业的技术操作过程,是不容易的。
  准备新厂矿所需的各类人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用各种方法积极培养训练:(1)主要应在工作中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无论新老企业,均应设立技术教育部门,订出通盘的培养训练计划,组织训练各类人员。(2)按照国家计划派遣实习生出国实习。出国实习的人员,应尽早确定专业,最好能学好外国语文和基本知识再出国。(3)委托老厂培养训练技术人员。这应签订合同,纳入计划,经常督促检查。老厂应将为新企业培养生产人员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4)各新厂在技术设计到达后,应大力组织学习,按各专业要求,分别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设计资料,明确工作内容。(5)车间主要人员应参加设备安装和试运转的工作。施工期间,车间主任、工程师、工长、主要技工等,应参加设备安装和试运转,以熟悉设备的性能和布置情况。但准备生产人员时,一般均应按设计规定配备人员,不允许有浪费人力的现象。
  做好生产准备工作,还必须大力解决工艺装备和协作产品的生产。以第一汽车厂为例,它所需要的一千多种规格的钢材、有色金属产品、非金属材料和四百多种零配件,都要其他工厂协作。如果工卡量具全由自己制造的话,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飞机,坦克、大炮制造厂,也和汽车、拖拉机制造厂同样复杂。实现这样大规模的协作,要有极严密的组织工作,要在签订协作合同、分配订货时作出周密的计划,要使供给这种协作产品的小工厂尽量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部件和零件的生产日臻完善,供应充足。工厂专业化和协作,不但适用于汽车、机床制造业,也适用于其他制造业。所有进行成批生产、尤其是进行大量生产的企业,都有很多部件和零件需要其他工厂协作生产,因为这些部件和零件由专业工厂来生产是最合理的,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改进生产组织和充分利用设备。
  做好生产准备工作,还必须制订出一个全面的进度计划,把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地组织起来,使各职能机构之间、基本建设和生产准备之间的工作相互衔接,取得密切配合。根据目前经验看,一般可通过以下三个综合计划来掌握:(1)初步设计到达后,应编好建厂整体计划。建厂整体计划是建设单位的工作依据,而生产准备工作的轮廓计划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技术设计到达后,应将生产准备工作进一步具体化:(3)施工图和技术操作过程文件到达后,应将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加以核对和校正,并在这些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好生产调整计划和新产品试制计划。这三个计划的内容,应随着工作的发展而逐步具体,逐步完备。这些计划的编制,都必须按照开工的先后次序,严格遵守时间的期限,必须符合技术资料的规定和工艺的要求,以保证质量,生产准备阶段的组织机构,应当按生产组织设计的规定,随着生产准备的逐步开展而逐步建立,并适时地配备人员。应当注意,不允许在准备初期即大搭架子,浪费人力;只有到机器安装前,才应将全部职能机构和车间筹备机构组织好。
  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提高设计质量
  设计是基本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建筑、安装的基础和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合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的质量。设计的质量和先进性,将关系到我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整个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因此,加强和改善设计工作,在我国基本建设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两三年来,我们已集结了相当多的设计人员,完成了很多工业和民用设计,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技术业务水平。总的说来,设计工作是有成绩的。但由于我国整个工业水平是落后的,所以设计的技术水平也是不高的,设计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须加以解决。
  当前设计思想的主要倾向是不重视经济问题。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思想方面,几年来滋长和发展了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不是全面地根据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而是片面地强调美观,在提倡“民族形式’’的借口下,设计了不少宫殿式、庙宇式的办公楼、医院、学校和疗养院等,建筑物上增加了很多虚设结构和豪华装饰,采用了价格高昂的建筑材料。这样奢侈的建筑物,居住起来并不感到舒适,柱子很多,光线昏暗,有些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不及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这种形式主义和不注意经济的倾向,其结果是浪费了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并延长了建筑期限,这和我们集中力量保证工业建设的精神是完全不符合的。在这一个问题上,设计人员当然要负责任,但有些业主要求这样做并批准这样做,更要负重要的责任。
  设计民用建筑物,除了反对那种形式主义和豪华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外,还要注意住宅的标准不要太高,不要脱离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注意经济问题,在工业设计中也是存在的,所造成的损失远比民用设计方面为大。我国第一个五年基本建设计划中,有一部分是改建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用少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有些工厂在改建时竟丢掉了旧厂房,另建新厂房,对原有工厂的机器并未利用多少,而又安装了新设备,名为改建,实际上等于新建,不合理地使用了国家的资金。
  设计人员必须关心经济问题,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设计的各项原则,绝不能认为设计是单纯的技术工作。我们的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的专家不仅应该是他自己所喜爱的那门业务的专家,同时还应该积极关心国家的整个利益。
  要克服设计中的浪费现象,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地合理地使用国家的建设资金,首先必须在设计人员中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人员应普遍重视经济问题,认真地进行设计的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认真地研究建筑的造价、结构和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考虑施工的方便、生产的经济合理以及适当的劳动条件。一九五五年,全国共有三千万平方公尺的建筑面积,如果设计时使每平方公尺的造价降低五元,就可以为国家节约一亿五千万元的投资。
  为克服设计工作中的浪费现象,除开解决设计人员的思想问题外,还应正确地制订各种设计和预算定额,建立和健全工程预算制度。在编制初步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工程概算,编制技术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工程预算,使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严格地审核设计和预算文件,将会节省大量建设资金。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质量,必须加强标准设计的工作,推广标准设计,提倡重复使用图纸。采用标准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弥补我国目前设计力量的不足,使经常因等待图纸而停工的情况获得一定的改善。因为标准设计总是经过多次研究的,在质量上是比较有保证的,这就可以避免因设计错误而引起的返工浪费,可以减少设计费用;图纸现成,随时可以修建,便利于建设单位,也有利于逐步实行工业化施工。
  设计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必须有正确的资料作根据,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过去,有些工程往往不按照程序办事,设计任务书没有批准,必需的资料不具备,就开始设计;没有初步设计就进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没有批准就交付施工图纸,甚至根本不分阶段不要程序,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无数经验证明,不严格遵守设计程序,不仅不能确保设计的质量,还往往推迟建设的进度。因此,我们今后必须遵守设计程序,即没有批准设计任务书,没有必需的设计资料,不应进行初步设计;没有初步设计,不应进行技术设计;没有批准技术设计,不应交付施工图纸。重大的改建工程,必须先有总体的设计。在特殊情况下,经过负责审批设计机关的许可,程序可以简化。
  这里,我特别提一下学习成套设计的问题。几年来,我国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至今还不能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的重要工厂,就是说还没有过关。为了逐步地担负起今后工业设计的全部任务,我国设计人员必须努力向苏联专家学习,掌握工业成套设计的技术,这是提高我国设计水平的重要关键之一。
  五  加强新工业城市的建设,克服城市建设中的分散现象
  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新工业城市的建设和若干旧有大、中城市的改建和扩建工作,已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城市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解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是按照为工业建设、为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进行的。到目前为止,新的工业基本建设较多的十一个城市,已经编制了初步的总体规划、第一期修建概略计划和住宅区的详细规划,工厂、职工住宅、公用事业的建筑都可以比较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了。
  根据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的速度和投资能力,决定了我国城市建设只能而且必须采取重点建设的方针。首先,应该集中技术人员和投资力量,建设工业项目多、任务紧迫的城市,如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武汉、洛阳、成都、大同、富拉尔基、吉林等城市,并应注意首都的建设。对建设项目少或建设项目虽多而原来基础较好的城市,适应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只进行部分的扩建和改建。完全没有新的工业建设的城市,则以维持现状、加强维修为原则。同时,所有重点城市也只能是有重点地进行建设,就是说要把人力财力物力用于直接为工业建设所需要的上下管道、交通运输和其他迫切需要的公用事业和必不可少的福利设施方面。
  工业的分布和城市远景的规划,对目前城市建设的部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有明确的方针和大体的规划,否则必将造成战略部署上的不合理和资金方面的巨大浪费。
  工业的分布,首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还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形势下,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特别要考虑到原子战争的特点,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是不利的。其次,要考虑到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就是说生产要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地区,可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消除不合理运输,并节省劳动力。为了发展落后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要有计划地把工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从前是落后的农业地区,建立起新的工业中心、新的工业城市和新的村镇型的工业点,可以使农业和工业接近起来。
  我国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不但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而且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合理的,因而使城市也不能有合理的分布。旧有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和华东、华北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中,而中部、西部广阔的腹地工业极少。如按已设市的一百六十六个城市分布来看,京汉线以东和东北地区有九十八个,占城市总数的百分九五十九;京汉线以西和内蒙古地区仅有六十八个,占百分之四十一。而且前者多半还有些近代的工业,后者则大多是居民集中点,只有一些商业、手工业和小型工业。这不论从军事或经济方面看,都是与社会主义城市分布的原则不相符合的。为了把我国变成一个独立、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工业中心和城市分布加以逐步改变。
  正是根据这种情况,中央决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把新建的工业,特别是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建设项目,尽量摆在京汉线以西,这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加速建设进度,在东北等地新建扩建一批工厂,也是完全正确的。根据现代战争特别是原子战争的特点,工业的分布应充分考虑到沿海和内地、集中和分散配合等问题。把新建工业尽量摆在我国的深后方,这是考虑到在陆上作战时对我有利;适当的分散,可以防止和减弱敌人原子弹的破坏。一般说,工业不应过分集中,尤其是一个系统的工业,比如航空工业系统、造船工业系统,不应过多地摆在一个城市;但考虑到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亦不宜过分分散,应该是适当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来考虑,现在已摆定的新工业城市,除包头外,太原、西安、兰州、武汉、大同、石家庄、洛阳等城市均应适可而止,不要再往这些地方摆新厂了。今后以建设中、小城市为宜,并可考虑多建一些只摆一两个厂子的村镇型的工业点。
  社会主义城市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工业,没有工业建设就谈不到社会主义的城市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大小,决定于工业的合理分布和工业摆的多少,不是可以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的。许多城市所拟定的规划方案,所设想的工业集中程度和远景人口发展规模,往往是偏高的。经过几年来的摸索,现在已经有很大缩减,比较接近客观实际了。
  在城市建设中,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三个问题,即: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建设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原子战争的特点,又要考虑到经济、适用,有计划地建设新工业城市和改建有新建工业的旧城市的问题;充分利用旧有城市的问题。
  新工业城市的建设,特别是给水排水工程等的设计,配合不上工业建设的需要。在新建工业城市的给水、排水、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施工组织、材料准备、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都还没有做出通盘计划并加以布置,这就很可能在工业建设和市政工程施工中形成紊乱,造成严重的浪费,并影响工厂的建设进度。为了加强新工业城市的工作,克服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建设的状况,除国务院已成立城市建设总局外,所有新工业城市均应设立城市建设委员会,新工业城市较多的省份亦可考虑设立适当的机构(厅或局),以统一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积极充实城市建设力量,特别是技术人员。其方法可以是:由地方党委配备,从沿海大城市分批调配,新工业城市选派干部到老的大城市学习。
  考虑到原子战争的特点,并照顾到经济、适用,按照总体规划、总平面图有计划地建设新工业城市和改建有新工业建设的旧城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过去,一方面由于远景计划未定,做不出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也由于城市建设缺乏统一领导,以致发生城市建筑中相当严重的混乱现象。有不少改建城市,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孤独地建筑起文教区或住宅区,没有上、下水道,没有福利设施,没有学校,没有商店,居住起来既不方便,而旧城市又未得到应有的改造。北京市自解放以来,建筑了将近一千万平方公尺的房屋,大多不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总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不少建筑物的位置摆得不适当,另外,北京市仅礼堂一项,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四年两年中,就建筑了八十六个,重复建筑,利用率很低。这种不按总体规划、总平面图无计划地建设的现象,必须加以克服。
  合理地对待和利用旧有城市的公用设施、建筑物和劳动力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旧有城市的住宅、公用设施和文化福利设施,当然是比较陈旧的,但并不是不能使用的。充分利用它们,并设法发挥它们的潜力,就会给国家节省大量资金。
  为了克服城市分散建设和不重视对旧城市利用的现象,须采取如下措施:(1)进一步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第一期修建计划。在满足工业建设需要、切实照顾居民便利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利用旧有的建筑物。(2)各工厂、机关、学校等修建时,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反对各自为政。(3)机关用房、职工宿舍和公共建筑,应争取逐步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建筑、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改变过去分散建筑的做法。(4)新建和扩建企业,除必需的技术人员、职员、技术工人可从外地特别是从沿海大城市中吸收调用外,一般的工人均应就地招收,就地训练。
  根据《薄一波文选》刊印
  * 这是薄一波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发言,收入《薄一波文选》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