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九十年代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建议国务院对‘八五’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并着手研究制订‘九五’计划”。按照党的十四大的精神,国务院经过认真研究,对“八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投资规模等指标提出了调整意见。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同意这些意见,建议按此调整“八五”计划。
  一、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
  在邓小平同志去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各项改革都迈出大的步伐。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进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以及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明显成绩。这充分表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战略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从各方面的趋势看,“八五”后三年,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国民经济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第二,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将形成比较旺盛的投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购买力将不断提高。这些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近几年农业连续获得好收成,基础工业的供给能力有所增强。特别是发电装机容量、钢产量增长较快,并且今后几年仍有可能继续较大幅度增加。今后几年城乡居民储蓄仍可能保持较大增长势头,这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第四,今后几年,亚太地区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我国在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后对外开放度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为我国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资金、资源,提供良好的机遇。
  “八五”后三年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银行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加大。这给后三年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增加了难度。二是能源和一些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仍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在国际经济中,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剧,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还会以某些借口对我实行贸易限制措施,恢复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也会对国内企业和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根据上述发展趋势的分析,“八五”后三年,我们要进一步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巩固和发展已经出现的大好形势,继续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要全面考虑财力、物力的可能,保持需求与供给的大体平衡,防止经济过热,避免大的损失。
  “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原计划为百分之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拟调整为百分之八——百分之九,保证实现十四大提出的目标。各地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得快一些,但不要盲目攀比。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原定百分之三点二调整为百分之三点五(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百分之五点六调整为百分之十左右(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由百分之九调整为百分之十以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就难以优化配置,国民经济也难以持续地以较高速度增长。“八五”后三年是一个关键时期,要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放到突出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整的力度,打攻坚战。
  二、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这几年农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继续花大力量来抓。这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全局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首先,要保证粮食以及棉花、油料的稳定增产;同时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按照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林牧副渔各业,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节约使用各种农业资源,特别要保护耕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的重要途径。“八五”后三年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把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认真抓好,安排好关系到全国和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项水工程。
  对“八五”主要农业指标拟作如下调整:
  粮食产量,原计划按两丰两欠一平的年景安排,一九九五年产量达到四点五五亿吨。现在看来,一方面每年要增加大量人口,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对粮食的品种质量要求高了。因此,原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指标拟不作调整,力争较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要努力加强粮食、棉花、油料的仓储设施建设,把这些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通盘安排好。凡是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做到当地粮食自给,或者做到本区内供需平衡。
  棉花产量,原计划安排一九九五年达到四百七十五万吨。考虑到“八五”后三年国内市场和纺织品出口的需要,并考虑粮棉用地以及棉花与化纤产量的统筹安排,一九九五年的棉花产量拟调整为五百万吨左右。
  糖料、肉类、水产品的产量指标,都比原计划适当提高。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强农业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和指导,把中央提出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主要是:第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变现行的由国家统一调拨的办法,实行粮食产区和销区直接挂钩、集中定货,逐步形成协调产区、销区双方利益的新机制。第二,粮食价格放开以后,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并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三,加强粮食主产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粮产区发展乡镇企业和粮食转化及农副产品加工,提高综合效益。第四,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第五,积极发展农用工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第六,坚决纠正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铁路运输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九九二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八,铁路货运量只增长百分之三。铁路运输全面紧张,京广、津浦等十几条铁路干线的二十四个限制口运力只能满足需要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沿海主要港口压船压港十分严重;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运输能力不足;民航基础设施落后,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交通运输问题,已到了非下决心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八五”后三年,要把铁路建设做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抓出成效。一九九五年以前,采取措施,确保京九、宝中、兰新复线、南昆线的南宁到百色段等重要铁路干线建成;抓紧完成京广线武昌至广州段扩能改造工程、大秦线二期配套工程。同时,加快建设神朔到黄骅港新运煤通道,争取“九五”基本建成。上述计划完成后,津浦、沪宁、京广以及西北地区干线主要限制口的紧张状况可以有一定缓解。“八五”期间,全国铁路新线建成里程拟由原计划安排的六千一百公里增加到六千六百公里;新建复线由原计划的三千六百公里增加到四千一百公里;电气化铁路,实现原计划安排五千六百公里的指标。
  在加快铁路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港口、公路、内河航运、民航、通信的建设。到一九九五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拟由原计划的六点五亿吨,调整为七点二亿吨。“八五”期间,新建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五千四百公里,新增公路建成里程九万公里。市话交换机五年净增容量一千八百万门,比原计划增加八百万门。
  实现上述计划,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大力提倡和鼓励中央、地方、企业联合建设交通设施。广东、山东等省市区的经验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把各方面办交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会逐步得到改善。
  (2)深化企业改革,适当扩大交通企业的自主权。铁路企业,要在坚持集中统一管理调度的前提下,以路局为单位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目前铁路货运价格过低,适当提高运价,既有利于增强铁路自我发展能力,又有利于理顺铁路与水运、公路运输之间的比价关系。在充分考虑企业、个人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港口附加费、沿海和内河运价、民航国内和国际航线运价,作为这些行业的专项建设基金。上述各项专项基金,比照中央基本建设基金的办法管理。同时,扩大利用外资渠道,吸引外商合资或独资建设铁路、港口、公路、机场等设施。
  (4)采取一些“短平快”措施,挖掘现有运输设施的潜力。一是增加铁路机车和飞机车船购置的银行贷款,缓解交通工具的不足。二是在铁路干线采取增开重载列车、优化列车运行图等措施,并在一些限制口路段进行铁道延长、编组站扩能配套等工程,提高运输能力。三是采取措施促进铁路和公路在短途运输进行合理分流;通过增加重要干线大座位飞机和租用外国飞机等措施,扩大民航运输能力。
  采取以上措施以后,“八五”后三年的运输仍然比较紧张,需要在年度计划中进一步采取挖潜措施。
  四、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发展,扩大生产能力
  能源紧张,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制约因素。“八五”期间,由于经济加快发展,能源需求量将有较大增加。必须开阔思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从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缓解能源紧张的矛盾。
  煤炭工业,重点加快一批大型骨干煤矿的建设。要深化价格改革,把统配煤矿指令性煤炭价格,分三年全部转为市场价。继续鼓励地方煤矿的发展,扶持一批商品煤生产基地的改造和提高。着手改革煤炭调拨管理体制,逐步实行谁调入谁负担,调出煤给优惠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办煤的积极性。原煤产量,一九九五年指标拟由原计划的十二点三亿吨调整为十二点五亿吨。
  电力工业,要大力开发水电,重点加快一批在建的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为整个九十年代水电装机有较大增加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火电,在抓好现有坑口、路口、港口火电站建设的同时,在煤炭基地再建设一些火型骨干电厂,以输电方式代替输煤。同时适当发展核电。一九九五年全国发电量指标拟由原计划的八千一百亿千瓦时调整为九千二百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由原来的百分之五点六提高到百分之八点二。这样,“八五”期间新增发电装机需从原来的平均每年九百万千瓦增加到一千二百八十万千瓦。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电站投入。在适当的时候,出台加收电力专项基金的措施。进一步调动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并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电站建设。还要采取借用国外贷款、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电站。
  石油工业,东部地区要继续加强勘探开发,保证现有油田稳定增产;西部地区要加快勘探,增加探明储量。积极推进油气价格改革。扩大陆上石油与国外合作的区域,利用国外资金加快石油的勘探开发。“八五”期间,由于探明储量不足和其他条件限制,一九九五年的原油产量拟维持原计划一点四五亿吨的水平不变。“八五”后三年,原油的国内供需缺口比较大,拟通过多进口一些原油来弥补。特别是东南沿海等地区,要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多进口一些原油,以更好地发挥炼油装置的能力和弥补能源的短缺。
  钢铁工业,近几年生产增长速度加快,一九九二年钢产量达到八千万吨。一九九五年钢产量指标拟调整为八千八百万吨。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增产短缺品种上,力争使连铸比和板管材比有较大的提高。要解决好钢铁生产的矿石、燃料、运输等配套条件问题。
  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开发的同时,要把节约放在重要地位。如果不把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降下来,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以较高速度发展。各行各业都要加快技术进步,十分重视技术改造,同时强化管理,人力节油、节煤、节电、节材、节水。“八五”期间的节能率争取由原计划的百分之一点八提高到百分之三点七。
  五、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支柱产业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使它们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我国经济登上新台阶的一项重大决策。
  我国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许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生产领域,专业化程度低,“大而全”、“小而全”,技术比较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弱;在建设领域,不少地方盲目布点,造成批量小、低水平重复。例如汽车工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又有八个省市在国家定点之外搞了十七个轿车生产厂点;轻型车全国已有六十二个生产点,有些地方还在布新点。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产品竞争能力差,在恢复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之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有紧迫感,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在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工业的生产建设中,要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合理的经济规模,搞好合理布局。对那些生产批量大、技术起点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国家要采取增加投入,优先批准发行股票、债券,实行财税、信贷优惠政策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办法,重点给予扶持;同时在合理协调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部门和地方联合投资建设大型项目。对大量小企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兼并和改组,使它们成为大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厂或者关停和转产。
  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工业技术密集程度高,需要的投资大。“八五”后三年这些行业的发展不可能全面铺开,必须突出重点。机械工业重点是加快交通、能源、原材料工业等成套技术装备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基础机械和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建设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电子工业重点是加快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设备以及新一代家用电器的开发。石油化工重点是发展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乙烯,以及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基本有机原料的发展。汽车工业重点是加快国家定点的轿车、轻型车骨干企业的发展。建筑业要适应住宅、公用设施、工业等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并积极发展相关的建材工业。
  与此同时,要改组改造轻纺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创汇能力。
  目前,正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加快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在这个基础上,尽快制定振兴四大支柱产业的专项规划。
  六、放宽政策,正确引导,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除了加快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行业之外,重点是发展具有先导性的科技教育、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商业、金融、保险、旅游、居民服务等行业。“八五”后三年要把发展与培育市场有关的行业和为市场服务的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攻方向。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逐步把企业的服务设施分离出去,建立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要搞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强政策引导,做到既积极发展,又量力而行,突出重点。要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第三产业。
  七、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在加强国家统一规划和政策指导下,使各地区因地制宜、合理分工、联合统筹、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和产品,取得更大的进展。中部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沿边地区还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国家要给予支持,加快他们的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要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内在联系,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协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继续贯彻执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根据地和边疆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经济发达地区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后进地区加快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八、更大地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
  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关键是在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科技发展产业化。要促使企业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科技成果,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继续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国家要抓好关键技术的攻关,抓好对行业有牵动作用、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八五”计划安排的三十六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一千五百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要抓紧实施,加快进度。特别要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和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进程。
  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培养初、中级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一批重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八五”期间,要为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待遇。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实行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九、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发展对外贸易
  “八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格局,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
  借用国外中长期贷款,“八五”计划原设想五年三百五十亿美元。综合考虑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市场筹资的可能和我国外汇支付能力,拟争取利用五百亿美元。按此计算,“八五”期间的外债还本付息额近五百亿美元。按贸易结汇加非贸易收汇计算,平均偿债率为百分之十六,处于百分之二十的警戒线以下。到一九九五年末,中长期外债余额约为七百亿美元,加上短期外债,全部外债余额为八百亿美元左右。一九九五年债务率为百分之七十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百分之一百的警戒线。
  外商直接投资,“八五”计划原设想五年吸收一百七十亿美元。一九九二年外商来华投资十分踊跃,初步统计全年外商实际投资达一百十二亿美元。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拟将五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调整为三百五十亿美元以上。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外商多兴办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项目、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出口贸易额,考虑到近几年实际出口增长较快和今后几年出口继续增长的可能,拟按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三考虑,大体相当于八十年代年均增长水平。在国际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一九九五年出口额为一千一百五十亿美元(海关统计口径)。为了扩大外贸出口,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扩大欧美、日本等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其他国际市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使更多具备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拥有外贸自主权,实行多种多样的、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的出口,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要坚持和改进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完善出口退税制度,进一步加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销售服务工作。
  进口贸易额,按照进出口基本平衡,保持必要外汇储备的原则进行安排。要注意采取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加强政策引导,尽可能地使进口商品结构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外汇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建设需要的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
  十、合理确定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
  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同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投资规模控制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防止投资需求膨胀。
  “八五”期间,综合考虑加快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和财力、物力的可能,投资率拟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之内。按此测算,“八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按一九九○年价格计算为三万四千亿元(原计划为二万六千亿元),如果考虑涨价因素则为四万五千亿元左右。其中: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按一九九○年不变价格计算为一万一千四百亿元(原计划为八千四百亿元);技术改造投资规模为八千亿元(原计划为五千五百亿元)。“八五”后三年增加的投资,需要通过多种资金渠道加以筹集。
  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铺开的摊子已经相当大,今后几年要从严控制新上项目,不要再多铺新摊子。对各种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新增贷款,回收再贷,各种债券、股票和其他形式的集资,都要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兴办各种开发区和房地产业,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八五”后三年可能增加的投资,要主要用于在建项目中急需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要保证“八五”计划原安排的项目的需要。要加强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改扩建,积极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技术进步。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结构不合理,大量的资金投向加工工业、房地产业和其他一般项目,重点建设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八五”后三年,从上到下都要把注意力放到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上,把重点进一步倾斜到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的建设上来,集中必要的力量办成几件大事。要努力缩短建设周期,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投资效益。
  为了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新的投融资机制。要合理确定中央、地方、企业各类投资主体的决策权限和责任,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权责利相结合。要采取联合投资、发行建设债券和股票等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建设。
  十一、合理调整信贷、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有效地发挥财政、金融的调节作用
  “八五”生产、建设、流通等方面的计划调整以后,银行信贷计划、财政收支计划也要作必要的调整,在年度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加以安排。
  “八五”后三年,要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建立新的金融机制,积极运用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调节金融活动。同时,仍要坚持和改进贷款限额管理的方式,并加强对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量的监控,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控制目标以及货币结算中出现的情况,合理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量。预测“八五”后两年新增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量,大体相当或略高于今年计划水平。要调整信贷结构,继续优先支持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国家重点建设,支持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加速资金周转。
  加快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逐步扭转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八五”后三年,要加快税利分流和分税制的试点,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严肃财政法纪,把一切依法应当收上来的钱都收上来,使财政收入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相应增加。这两年,经过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八五”后三年,要继续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扭转企业亏损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国有企业亏损面每年下降五个百分点,经营性亏损额每年减少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同时,要逐步减少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要从严控制财政支出的增长,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不合理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别要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行政开支,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增长。通过发展经济和改革分配体制,加强管理,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八五”后两年,财政赤字要控制在今年计划的水平上,力争有所缩小。
  在抓好以上各方面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继续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努力研制和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国防工业要继续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搞好保军转民工作。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防治污染,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
  实现上述调整计划,最根本的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把改革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大力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切实抓好《条例》的落实特别是企业自主权的落实,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加快价格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要坚持政企分开,应该由企业决策的事情,要坚决地放给企业;应该而又有条件通过市场调节的事情,要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国家要集中力量搞好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控银行贷款和货币发行,调控国家财政收支,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适时调整信贷、财政、投资结构,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和结构的大体协调,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八五”计划调整工作结束后,将立即着手研究制订“九五”计划和到二○一○年的远景发展目标。初步设想,大体的工作进度是:从现在开始到一九九四年春天,重点组织部门、地方和社会上的力量,研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课题,提出“九五”计划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思路;一九九四年春天以后拟定“九五”计划纲要和到二○一○年的发展目标;一九九五年春天提交人代会审议。
  〔注〕此件后面的附表《“八五”计划主要指标的调整意见》,在收入本书时从略。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