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政策

中国的能源政策


  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际上往往以能源人均占有量、能源构成、能源使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工业有很大发展,一九九六年生产的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不包括农家用的薪柴、沼气、风力等类能源,折合标准煤十二亿六千万吨,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的能源折合标准煤为一点一四吨,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使用效率不高,存在许多浪费现象。
  我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结构不尽合理,地域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水电资源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从已探明的储量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气的需求必将大幅度增加。我们在努力开发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同时,还要利用部分国外资源。
  电力是一种先进的和使用方便的能源,过去电力经常供应不足,“拉闸限电”、“停三开四”,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现已拥有二亿三千多万千瓦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大部分地区供电紧张状况已经缓解,一些地区电力仍然不足、也有少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暂时现象。
  我们已经制定了“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开局不错。纵观国内和国际条件,我国经济将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势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能源工业能否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已经建立起开发各种能源资源的完整体系,有一支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从科研、勘探、设计、建设到生产经营的能源大军、已经摸索出一套合乎中国国情的能源政策。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还会遇到困难,但我们对中国的能源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煤炭工业要坚持大中小并举的方针
  煤炭工业是支持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能源构成状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煤炭将更多地转化为电力和煤气,甚至转化为水煤浆和液化油等液体燃料,为社会提供更清洁的能源。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出现过几次大的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每次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都与煤炭生产供不应求有直接关系。“以煤定电、以电定产”,整个经济工作整天忙于煤电的运输与调度。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变了这种状况。“七五”期间煤炭产销已基本达到平衡。“八五”期间产略大于销,而且有一定数量出口。国民经济由“以煤定产”转变到煤炭“以销定产”,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一九九六年我国原煤产量十三亿八千万吨,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这主要得益于执行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就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行大中小并举。
  现在中央和地方煤矿的产量,比例大体上是四六开,地方占大头。在地方煤矿中,又以中小型为主,以乡镇办的集体煤矿为主。中小型乡镇煤矿可以利用零星分散的煤炭资源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还具有农民自己出资办矿,投资省、投产快、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现在乡镇煤矿的总产量已达到六亿一千万吨,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七。乡镇中小煤矿也有弱点,有的甚至是严重的。这主要表现在恶性事故多,煤炭资源回收率低,资源浪费比较大,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污染严重。有些中小乡镇煤矿还与国有大矿争资源,在大矿井田范围内开小矿,对大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有的大矿甚至由此而发生过淹井和巷道、矿井塌方等严重事故。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小矿的无序开采问题已经引起重视,通过制定管理条例,划分开采范围,整顿采矿秩序,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去年颁布了《煤炭法》,要引导乡镇煤矿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矿。根据我国具有零星分散煤矿资源的国情,有条件保持中小煤矿的发展,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对于它们的不足,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通过规模经营和技术改造加以解决。在“九五”时期,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规划,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中小煤矿的改造,使单井的经营规模逐步达到年产十万至十五万吨以上。要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技术装备逐步达到半机械化水平,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培训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把乡镇煤矿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全国而言,在“九五”期间要求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煤矿能达到半机械化和一定的经营规模。现在有些地方对乡镇煤矿乱收费、乱摊派,四面八方吃煤矿的情况相当严重,也有的煤矿对盈利采取吃光分净的办法,不注意积累资金,不重视技术改造。这些不好的做法阻碍了中小煤矿的进步。各级地方政府对乡镇煤矿要采取保护政策,取消那些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它们的负担,同时建立必要的乡镇煤矿发展基金,以利于乡镇煤矿的健康发展。
  国有大中型煤矿是煤炭工业的主力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煤矿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虽然由于乡镇煤矿的崛起,国有重点煤矿在煤炭生产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去年产量仍达到五亿三千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九,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大中型煤矿设备比较先进,安全措施比较齐全,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煤炭质量较高,品种较全,生产也比较稳定。它们生产的煤炭是跨省区外调和出口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物质手段。由于先进综合采煤设备的广泛应用,许多大型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台综采设备由一百多名矿工操作,年生产原煤可以达到一百万至二百万吨,个别已达到三百万吨。现在我国已具备制造全套综采设备的能力,今后可以更多地装备煤矿,更有力地推进煤炭工业的技术改造。
  国有大中型煤矿也遇到不少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煤矿,或者因为资源枯竭,或者因为退休人员多、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重,或者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因为受到国家限制煤炭价格的影响,处于亏损状态,煤炭部直属国有大中型煤矿一度全行业亏损,一九九二年全行业亏损达到五十七亿五千万元之多。为了帮助煤矿企业摆脱困境,国家采取亏损补贴,转产贴息贷款、增值税返还和增加技术改造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扭亏增盈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但煤矿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煤炭部实行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目标和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实行以产定人,减人增效、转产分流、优化结构、强化管理等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方针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一九九二年国家给煤炭行业亏损包干款五十八亿元,一九九六年实际亏损额下降到四亿元,预计今年全行业将扭亏为盈。这种转变充分说明,国有煤矿企业是可以搞好的,其他目前尚有困难的国有企业也是可以搞好的。
  国有大中型煤矿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更重要的是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现有矿井要通过技术改造,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产量。煤炭供销体制要进行彻底改革,实行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铁路运输掌握在国家手中,绝大部分外调出省煤源掌握在国有煤矿手里,加上国家和地方在用煤地区建立必要的储备、就能够调节市场煤炭的价格,保持煤矿和广大用户的利益。煤矿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多生产优质煤、无烟块煤和洗精煤,大幅度增加煤炭的附加值和企业的效益。发电厂是煤炭的主要用户,要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这样可以节约铁路运输能力,又能够改变产煤地区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国家要加大大型煤矿建设的力度,但必须树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体制,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用人要少,分配要向生产第一线职工倾斜,实现高效率、高效益,走出一条煤矿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新建成的安徽新集煤矿为建设现代化煤矿提供了经验。这个矿建设周期只有五年,三年半就开始出煤,滚动发展,全矿只有八百名职工,形成年原煤生产能力三百万吨,总投资五亿七千万元,吨煤单位造价一百九十一元。这是煤矿建设中投资省,造价低,建设快的范例。
  我国煤炭工业将继续得到发展。根据预测,“九五”期间煤炭年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二点三,到二○○○年总产量达到十四亿五千万吨,其中出口五千万吨。由于技术的进步,煤炭使用上的节约,其他类型能源的替代,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煤炭增长的弹性系数,即煤炭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由现在的零点三八将下降到零点三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二、石油工业要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
  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基础薄弱,建国以后几乎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一九九六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一亿五千八百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二百零一亿立方米,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油战线广大职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原油和天然气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国,估计在“九五”期间,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油气供应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立足于开发利用自己的油气资源。根据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状况和油田生产布局,石油工业应该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从一九九六年生产情况来看,东部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产量合计一亿二千万多吨,西部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等油田产量合计二千万吨,海上石油产量为一千五百多万吨。大庆是中国最大的油田,稳产原油五千万吨以上已达二十一年之久。油田虽已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并不断发现新的储量,大庆人有志气有决心,也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争取在五千万吨水平上再稳产十五年。其他东部油田也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采收率,并不断寻找新的储量,努力保持现有的产油能力,达到稳产的目标。为此,石油职工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石油生产成本也会相应有所增加。
  在我国西部已经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和青海柴达木等盆地都有良好的前景,现已形成一定油气生产能力,是未来石油增产的希望所在。兰新铁路复线的修通,为西部原油外运创造了良好条件。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修建输油输气管道,除满足当地需求外,把油气输送到东部和南方地区。西部油田的开发,将给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我国天然气开发程度比较低,生产规模比较小,油气产量之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在陆上基本形成重庆、陕甘宁和新疆三个新气区,累计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一万三千亿立方米,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要坚持油气并举的方针,加大对开发天然气的投入、搞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促进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陕北至北京输气管道正在紧张施工,今年可望把气送到北京,这将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改善首都环境。用天然气代替汽油、柴油做汽车的燃料、技术上已比较成熟,只要在产气地区建立起分布在城市和公路两旁的换气站系统,以气代油逐步可以推广利用。
  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八十年代中期实行海上石油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采用风险勘探方式,与外国公司合作开采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外国石油企业在中国,有的成功了,有的运气不佳,没有找到油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事业在与国外合作中,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逐步成长起来,并且按照国际通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自己的海上油气企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陆上或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适当建立一些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企业,搞一些下游加工产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油气资源,同时也可增加油气企业的实力,为扩大勘探开发积累必要的资金。由于油气化工项目投资巨大,这项工作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避免搞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发展石油工业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外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承包对外工程或劳务服务,建立稳定的进出口原油市场,以保障国家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
  三、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现代社会生活的标志。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状况,电力工业应实行因地制宜、水火(电)并举,适当发展核电,同步发展电网的方针。一九七九至一九九六年,我国发电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八点三,大体上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八五”期间,每年增加装机容量一千五百万千瓦以上。发展速度之快,在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也是少有的。我国电力工业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本原因是执行了一整套发展电力工业的正确政策。集中到一点,就是改变了过去独家办电的格局,调动了中央、地方、企业,内资和外资等各个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形成多家办电,多渠道集资办电的新格局。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明显成果。
  电力工业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电力工业是带有一定垄断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电力产品具有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点。单独运行的发电厂很难有效完成向用户稳定供电的任务,必须通过电网向广大用户供电。因此,在鼓励大家办电厂的同时,必须由国家办电网,集中管理电网,要依法办电,依法管电,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程度,保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得益于电力建设资金的建立。经中央批准,“七五”开始每千瓦时电费中加收二分钱(约占平均电价的百分之七),作为电力建设的资金来源,缓解了电力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但是有个别地方,擅自加大电力建设资金的征收标准,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负担、甚至把这笔基金挪作他用,这种状况亟待整顿和规范。
  在“九五”期间和下世纪头十年,电力工业仍然应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考虑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用电措施的广泛采用,电力的弹性系数(即电力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例)可略低一些,“九五”期间预计将保持在零点八左右。按此推算,“九五”期间需要新增装机容量八千万千瓦,每年一千六百万千瓦左右,才能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发展电力工业应该采取以下方针:
  继续实行水火(电)并举的方针。火电建设投资省、周期短,“九五”期间火电仍将占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但火电带来环境污染,又需要大量运输煤炭,今后不宜在大中城市继续大量发展。应该多建设坑口电站,同时研究和开发洁净煤发电技术。我国有极其丰富的水力发电资源,水电又是一种清洁的再生能源,应该充分开发利用,由于水电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往往伴随复杂的移民搬迁问题,以致一段时期以来水电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发展水电的关键,是实行合理的电价政策,实行新电新价和同电同价,即水电与火电实行相同的上网电价,这样水电不但具有还款能力,而且可以做到滚动开发。三峡水电站全部建成之日,就是还清贷款之时,之后的利润就可作为其他大型水电站的开发资金。要逐步提高水电的比重,逐步使水电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国家办电网,大家办电厂。大电网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六个跨地区电网和若干独立的省级电网。在部分跨地区电网之间及省级电网之间要建设输电线的联系。以增加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程度和取得联网的经济效益。以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为契机,将逐步形成建立全国统一联合电网的局面。大电网的建设有许多优越性,可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电力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具有单位投资省、效率高、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大电网是电力工业规模经营的体现,合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大电网的形成也带来管理上的难度,需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来管理电网,以保证安全。信息工程必将在电网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保证电网的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大规模电力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办法还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办电,国家出一点,地方出一点,企业(包括电力以外的企业)出一点,银行贷一点。由于电力企业有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市场,可以进入国内外资金市场筹集资金。欢迎国外和境外资金来办电厂,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合资企业,也可以是合作企业,也可以用BOT方式。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又有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对于中外合资的大型电站,中方一般要保持必要的控股权。
  今后利用外资办电,特别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或市场筹集的资金,要尽可能购买国产发电设备。同时,国产设备要努力提高质量和配套能力,做好售后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在电力建设中,存在不重视输变电建设,“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毛病。建了电厂,输电线路不能同步建设,有电送不出来。供电设备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地区电网的发电能力充足,但城乡供电设备的建设不配套,使供电受到限制。有的供电网络可靠性不高,存在单路供电的情况。因为一个用户或一条线路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用户内部的配电设备和线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居民楼更为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用电器增加了,空调和电冰箱都是用电较大的装置,原有的线路容量不足或设备老化,经常发生用户内部的停电事故。今后除重视增加发电能力外,必须采取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加强电网建设和供配电设备的配套建设。
  目前电价还比较混乱,不太合理。也存在腐败现象,有些供电部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向用户索取高价电费、价外加价,增加了用户负担。由于电源结构不同,输电距离不同,不能要求全国只有一种电价。由于各行各业用电性质不同,所收取的电费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实行合理的电费差价。为了整顿目前电力收费的混乱现象,国家要根据合理成本,合理收益,计入税金和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电价,任何地方和电力部门都不得随意加价。为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应该逐步实行用电的峰谷差价、季节差价和节日差价。电力是一种公益事业,电力行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良好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广对用户的承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接受广大用户的监督。
  国家已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把政府管电的职能转交给综合部门。国家电力公司是国务院授权的投资主体和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跨区送电的经济实体和统一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法人。要发挥中国电力协会作为电力企业自愿参加的行业联合组织的作用。由于水电和煤炭资源多在西部,而用电负荷多在东部,将长期存在西电东送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国电网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家电力公司要承担起这个任务。对于所属跨区电网和省电力公司,要放手让它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能收回电网已有的管理权力和承担的责任。电网和省电力公司对所属电厂和供电局,包括自备电厂、合资电厂在内,都要按经济原则实行管理,在服从电网统一调度的前提下自主经营。
  小水电是边远山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自建自用自营”的原则,小水电有了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和地方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完成了两批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二百个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任务,“九五”期间将继续完成第三批三百个试点县任务。这项试点计划是由水利部门负责,电力部门配合实施的。今后各级电力部门仍然要大力支持小水电的建设,在小水电联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双方按合同办事,以促进小水电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核电是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
  世界核电运行记录证明,有几种核电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都是安全可靠的。有的国家或从资源考虑,或从环境保护考虑,核电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如法国核电已占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七十六,日本占百分之三十三,美国占百分之二十以上。中国是一个有核国家,但核电站建设起步比较晚,已选择世界各种核电堆型中占比例较大的压水堆作为主要堆型,目前已有秦山、大亚湾三套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二百一十万千瓦,只占全国发电总量的百分之一左右。“九五”期间,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核电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四个核电项目、八台机组,总装机容量约六百六十万千瓦,将在“十五”期间建成。到那时,核电在中国电力总量中的比重,大体上占百分之二。从近期来看,核电在电力工业中只是一个适当的补充。
  我国有丰富的核能资源。中国的天然铀及其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核燃料循环工业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套,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核能科研技术人才,能够自行设计制造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成套设备,正在建造六十万千瓦的核电站。这为我国核电的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目前采用三十万千瓦一个环路,便于扩大到九十万、一百二十万千瓦。从长远看,我国的核电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核电事业要稳定前进,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国外的资金购买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作为中国核电的起步。中外合资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发电量百分之七十输往香港,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学习了大型核电建设技术。二是核电站采取滚动发展的方针。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发电成本不高,在还本付息后期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利润,还本付息之后利润更多,可以利用所获取的利润,进行核电滚动发展,这与水力发电有相似之处。三是实行规模经营。核电站址的选择要适当,既要选择在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地方、又要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这并不是对核电安全可靠性有什么怀疑,而是考虑到建设期和运行期核电站能实行封闭式管理、以防止意外的干扰与破坏,站址要留有发展的余地,尽可能有进行二期,三期扩建的条件,以便利用已形成的公用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简化管理机构。四是在建设中一定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如果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宁可推倒重来,延长工期,也不马虎迁就。要注意核电运行人员的培养与训练,从严治厂,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五是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密切跟踪下世纪国际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核电科研、设计、建设、管理和设备制造能力,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努力实现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以迎接下世纪中国核电较大发展局面的到来。
  我国还有其他发电资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和地热发电等,有的项目尚处于试验财段,有的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虽然目前还是属于局部性质的,只能因地制宜,根据经济效益加以应用,但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要给予适当的扶持。
  五、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这是中国能源政策中一条重要的方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必然随之增加,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十年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由零点五九下降到零点三九,累计节约标准煤四亿七千万吨。但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许多行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这种差距弄不好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二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低百分之十以上。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节约能源需要对现有的落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投入资金,但往往能够收到投资省、见效快,事半功倍之效。实行能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者提高认识,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并从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鼓励。
  工业节能潜力很大,火力发电是用煤第一大户,要进一步提高煤耗低的高效大型机组的比重,淘汰和禁止那些已建和在建的煤耗高的中小机组,鼓励发展供热机组,实行热电联产,进一步降低煤耗。钢铁节能也大有可为,我国每生产一吨钢综合煤耗为九百七十六公斤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仅六百五十公斤左右。节约炼钢能耗主要是采用先进技术,以转炉代替平炉炼钢,提高钢材连铸连轧的比例。水泥由炉外分解工艺代替传统的湿法,可以节能百分之四十。在所有工业生产行业,都应该采用高效节能的风机、水泵和锅炉。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生产流程以求得最佳耗能效益。对能源的消耗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把能耗作为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交通运输方面,节能的潜力也重大。我国汽车运输每百吨公里的综合耗油量为四点四公升(柴油车),比国际先进水平高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大家都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却很少考虑节约用油、降低运输成本的问题,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每吨公里的油耗,比同类型柴油汽车的油耗,平均高百分之四十五和百分之三十六。今后要逐步对高耗能的交通工具实行限制。农村是交通运输业的广阔市场,大力降低运输油耗,是我国交通运输业节能的重要方向。
  以煤代油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累计压缩用油二亿吨。这不仅是对宝贵的石油资源的合理使用,也降低了企业的燃料成本,目前还有四千万吨烧油量,以煤或以天然气代替油的工作,要在巩固成绩的基础上坚持下去。
  我国在节约人民生活用燃料方面,采取因地制宜方针,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了省柴灶,热效率比传统炉灶高出一倍。以燃烧型煤代替散煤,效率一般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现在型煤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用煤的主要来源。节约生活用煤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提高。
  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大力发展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是节能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六、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能源大量消耗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锅炉和民用炉是大气中产生二氧化碳、烟尘排放的主要来源。各种机动车的废气污染空气。燃用高硫煤和高硫油形成酸雨。锅炉排放的粉煤灰污染江河与大地。煤炭和石油的开采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同时,必须重视污染的治理,实行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的方针。
  治理污染已经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使用高效率电气除尘装置可以把锅炉除尘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粉煤灰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公路以及填海造地的材料。高硫油和高硫煤在使用前或使用中经过处理可以减少硫的排放。这样做,可能增加发电厂和石化厂的建设投资,为了保护环境,是必要和值得的。机动车要使用无铅汽油,同时要研制和采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电动汽车。要大力开展治理能源污染的科研工作,促进能源环保技术装备的配套和产业的形成。
  能源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必须十分珍惜。矿产资源即使地下蕴藏量丰富,也要注意节约使用。何况,我国有的矿产资源至今发现的蕴藏量有限,更要注意节约使用。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应加大科研开发和使用的力度。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时候,必须兴利除弊,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对能源的利用,而且要把一个可持续利用能源的条件留给子孙后代。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能源将会得到发现和利用。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