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思广益、推动落实。这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讲了一些意见。今天,我想再谈谈我的学习体会,通大家一起研讨。我将四个问题。

  一、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战略思想。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各种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基础。农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且形成了重视农业的重要思想。我们的先人们历来主张,“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伤则国贫”。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这些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思想,对我们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刻阐明了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重要思想。在《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认为,农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生活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他们强调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主张建立和加强工农联盟。他们十分重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明确提出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未来社会要“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用实践证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经济比较落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同时,由于十月革命胜利的这种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成为列宁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列宁曾经明确提出:“农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所在,“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使工业和农业接近并且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一九二一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并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强调要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给农民更多的经济实惠,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和支援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重要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深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们党面临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和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取得革命胜利、夺取全国政权的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把农民作为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和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开创了一条团结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道路。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展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保护农民利益。正是由于始终高度重视农民的政治解放和经济利益,我们党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把亿万农民空前紧密地组织起来,同工人阶级一起形成了中国革命浩浩荡荡的力量,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困难局面和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我们党面临的头等大事。西方一些人曾预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新生政权会因此而垮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出发,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一九四就年三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有可能会出现忽视农村的倾向,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强调: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他还指出: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脱离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群众,这是非常危险的。毛泽东同志亲自抓“三农”问题,亲自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制定方针政策,带领全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的大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推进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当然,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也曾有过失误,农业发展也曾遇到挫折。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记取。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他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首先是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安置好;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提高这百分之八十的人民的生活是个关键,搞好社会秩序,这个百分之八十也是关键。他还深刻指出:中国的经济必须要照顾到农业,农业不前进,一定要拖工业的后腿;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很大的政策;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少农产品统派购品种和数量,支持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允许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等。这一系列放开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改革的成就,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继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江泽民同志强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一亿多人口,八亿多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全部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它贯彻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而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他还指出:农业上不去,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要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关系,对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不能损害、挫伤,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加以保护。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扶贫开发,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客观要求,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村的统筹提留随之取消,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对种粮农民和购买良种、农机具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等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总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的。历史和现实还告诉我们,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二、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一九七八年的六千零九十五亿斤增加到二OO五年的九千六百八十亿斤亿斤,一九七九年至二OO五年年均增长百分之一点七;肉类产量由一九七八年的八百五十六万吨增加到二OO五年的七千七百万吨,一九七九年至二OO五年年均增长百分之八点五;农业增加值由一九七八年的一千O一十八亿元亿元增加到2二OO五年的两万两千七百一十八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一九七九年至二OO五年年均增长百分之四点六;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九七八年的一百三十四元增加到二OO五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五元,扣除物价因素,一九七九年至二OO五年年均实际增长百分之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一九七八年的百分之六十七下降到二OO五年的百分之四十五点五,下降了二十二点二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二OO五年的为两千三百六十五万人,比一九七八年减少二亿两千六百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二十八点二个百分点。我们用不到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较好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农业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手工劳动仍占不小比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一年生产的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的数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人均占有的粮食、肉类等主要农产品数量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低、增长慢,农村消费不旺。一九八四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一点八一比一,一九九四年扩大为二点八六比一,二OO五年进一步扩大为三点二二比一。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一九八O年的百分之六十五点七下降到二OO五年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九。近两年,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三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突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农村文化教育水平仍然较低,还有不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全国四亿九千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百分之十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百分之二十九点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百分之七点五。全国有三十万个二十户以上的自然村、约四千六百万农民群众看不到电视。农村广大地区电视收看质量也有很大差距。四是农村安定和谐面监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还不普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乡村因征地、环境污染、干群关系等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相当突出。有的地区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盛行,邪教组织活动猖獗。有的地方宗族、宗派势力问题突出。五是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它们相互交织,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我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我们已经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二,解决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农业发展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十三亿人口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原料、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第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临的任务要艰巨得多。如果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第四,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有利于支撑我国日益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拉动力。

  第五,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对农村生产和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和范围,是实现发展利益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第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七,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才能有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第八,亿万农民是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基础,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倾听和实现农民心声,代表和维护农民利益,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同心同德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我们经过分析研究,明确提出我国在总体上已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三点: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面貌,解决好“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条件。二是经过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三,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三是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已经不够,必须在继续挖掘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的同时,充分运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依靠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支持。

  必须看到,尽管我们现在具备了加强“三农”工作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即便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已经比较低了,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重大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不懈探索,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特别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我们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从思路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其次,从背景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第三,从目标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工作布局更全。第四,从方式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总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三、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句话二十个字,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我们要紧紧绕这条主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作出部署。这里,我想强调几个问题。

  (一)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一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生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产,使粮食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当年粮食产需仍有一定缺口。从长远看,耕地、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仍然很大。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要加大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认真落实促进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二是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列人建设创新型国家规划,作为一项关键措施来落实,大力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把握战略重点,加强自主创新,着力解决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人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改善环境条件,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生产工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人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饮水、道路、能源、电力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力争经过长期的努力使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有明显改观。四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总体紧缺,人均耕地只有一点四一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两千二百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灌溉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五,比世界先进水平低三十个百分点左右。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承担起支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任,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强化生态保护,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关调查表明,农业生产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内部的

  增收潜力仍然比较大。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二是要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途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实现农民收入长期较快增长。要采取措施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引导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三是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和跨区域流动,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环境,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近些年出台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有效保护农民的收益。要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继续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救助制度。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要落实各项民主制度。要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扎实推进民主管理的各项工作,尤其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二是要搞好村民自治。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领导,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知识、方法步骤,广泛宣传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引导农民群众增强民主意识,珍惜自身权利,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我国现有六十多万个村民委员会,绝大部分在实行村民自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有的甚至被宗族、宗派势力把持,难以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三是要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是农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的起码条件,也是保证乡村干部廉洁办事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审批、村干部报酬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同时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四是要开展普法教育。要在农村广泛开展基本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同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农民群众自主维权相结合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对各种侵害农民群众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决不姑息。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要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各级政府都要严格履行将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二是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要研究制定和认真落实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引导文化工作者深人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阵地。要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同时广开资金筹措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

  (五)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人。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尤其要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的工作,切实解决好偏远山区和受灾地区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二是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相当突出。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争取让患病的农民都能看得起病、得到治疗。要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三是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农村总的是稳定的,干群关系也比较好,但一些地方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依然不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疏导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四是要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要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努力把每个农村社区都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健康细胞”。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要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各族群众、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维护农村稳定。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在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统筹兼顾,稳步推进,重点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一是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长期坚持。要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我们已经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千百年来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正式结束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如果不深化农村改革,农民负担极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出现反弹。要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把农村综合改革推向前进。要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扎实稳妥地精简机构和人员,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是要统筹推进各项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农村现代经营网络建设。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改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好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民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矛盾。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粮食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征地程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办法,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四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在市场准人、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促进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全面正确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第一,加强对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把规划制定好,把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好,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县乡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转变作风,突出服务功能,以各种形式吸引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鼓励党政机

  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帮扶支援,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第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有了好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要加快建立任务明确、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支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负责,市(地)县两级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要加快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真正做到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现在,改革发

  展稳定的任务都很重,需要花钱的地方确实很多,中央和各地都要通盘考虑、积极作为,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引导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要加快建立符合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激励广大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自觉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准则,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第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要加强村班子建设,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正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的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任务繁重,工作辛苦,对他们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工作上要大力支持、生活上要热情关心,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加强干部培训和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共同积极行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思路,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切实加强和正确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提高和深化全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要深入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广大农民群众,使他们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共同为落实政策而努力。在培训和宣传工作中,要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第五,加强调查研究。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把握情况,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要组织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及时、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要注意研究国外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有益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也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