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

  组织广大政协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研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政协工作,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政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

  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共产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这一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建立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人民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理论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第一,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添力量。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策略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奠定了基础。列宁明确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强调无产阶级要尽最大的努力联合同盟军,并精辟阐述了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党开展工作、团结人民、争取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政协从一诞生起,就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选出的全国委员会,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的伟大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在全国人民中有很高的威信。我们必须巩固这种团结,巩固我们的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他在领导和推动政协工作恢复和发展时,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任务是十分光荣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江泽民同志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也有过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增添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又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要求,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第二,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强调切实搞好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团结合作,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联合其他民主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思想,并且在实践中进行了尝试。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中各政党的实际,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在多党合作的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多党长期存在并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这是人民政协存在的根据;政治协商、互相监督则是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有利于国家在重大问题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参政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这些重要观点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强调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民主形式,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列宁曾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积极探索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和途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历史跨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通过政协和其他渠道,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接受各方面的批评监督,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做到国家的大事大家来出主意、想办法,大家来办。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总之,人民政协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这三大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既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实践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大力开展对人民政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指导。

  二、人民政协理论是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相互贯通的科学思想体系

  人民政协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回答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指导思想、政治基础、主要职能、工作原则、自身建设等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年初,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集中概括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确立了人民政协理论的基本框架,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着眼于人民政协事业的实践和发展,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体系。人民政协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观点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本质和鲜明特点。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

  (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做好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本思想基础。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是人民政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在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人民政协事业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四)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人民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实现紧密团结,发展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坚持把团结和民主作为人民政协的主题,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集中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政协就能不断增强感召力、凝聚力,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五)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认真履行人民政协的各项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坚持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重要原则,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努力为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需要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基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人民政协只有围绕国家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整个国家建设的大格局,才能有所作为、多做贡献。人民政协开展工作,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贡献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政协必须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以及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外交,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七)加强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重视政协机关建设是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四位一体”的任务。人民政协在组织构成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政协机关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民政协组织构成的特点决定了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特有内涵。要积极促进党派合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活动,尊重和保障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民主权利。努力突出界别特色,合理设置政协界别,丰富界别活动形式,完善界别活动机制,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切实发挥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委员学习,尊重和依法保护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积极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大力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政协机关的工作水平。

  (八)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政治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方针政策上加强对政协的领导,把是否重视政协工作、能否发挥好人民政协的作用作为检验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政协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中的中共党组织、政协组织中的共产党员,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成为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把各方面代表人物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并通过他们去团结更为广大的群众。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积极组织并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人民政协理论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奋斗,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而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人民政协理论从来不是封闭、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将贯穿于人民政协存在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理论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三、努力开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政协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要位置,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推动人民政协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努力开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发展的首要前提。做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否定和偏离指导思想的错误倾向。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事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能照搬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两院制和三权鼎立的政治制度模式。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和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根基。

  第二,坚持面向实际,深入研究人民政协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理论研究应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是理论工作能够有所建树的基本经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人民政协实践,关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随着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其中,既有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抽象概括的问题,也有需要从理论上解释说明的问题。比如,如何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人民政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局面;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政协工作全局,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如何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如何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服务;如何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和谐;如何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团结港澳各界人士,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服务;如何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服务;如何加强同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联系,凝聚侨心、汇集侨智、维护侨益、发挥侨力,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政协的对外友好交往,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献计出力;如何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本领,等等。要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这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作出及时的探索和正确的回答,在不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全面推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

  第三,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把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务求取得实效。用科学的方法观察问题、指导研究,是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也是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领会,全面贯彻。要注重总结经验,对于多年来政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于那些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政协有效履行职能、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要进行提炼、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要注重理论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推动理论研究工作,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第四,坚持协调配合,努力形成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强大合力。人民政协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努力为理论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形成重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要把加强理论研究作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作为提高政协工作水平、提高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规划,整合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方面力量,推动理论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要注重发挥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在理论宣传中的作用,做好人民政协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促进研究成果在工作实践中的转化和应用。要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政协理论研究队伍,为提高政协理论研究水平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 这是贾庆林同志在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