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的社会主义
(一)教育事业在四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
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文化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的社会
主义。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党内从上到下都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存在
着许多模糊、片面以至错误的认识。教育长期被忽视,教育与经济的比例不相适应,使我国长期
处于文化落后、人才缺乏的状态。随着四个现代化任务的确定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
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制定,使我们有必要和有可能采取切实的步骤,认真解决这个
问题。
目前全国正在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限于调
整经济比例关系,还必须调整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把加强教育事业列为调整的重要内
容。在国民经济长远规划、调整计划、年度计划中,都要提出教育规划和实现规划的措施。必须
逐步地提高教育投资的比重,改变教育经费过少的状况。当前经济战线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压缩基
本建设战线。近几年内、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财力,不应再用于盲目扩大基本建设,主要应
当用于非工业建设,如市政设施、居民住宅、文化教育等,一定要拿出一部分钱来办教育。国家
补助给经济条件较差的省份的经费,也应拿出一部分来办小学教育。
(二)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
及初中教育。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必须
从小学抓起。
普及小学教育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文化基础和其他条件的不同,由各省、市、自治区进行
分区规划,提出不同要求,分期分批予以实现。绝不要搞“一刀切”。普及教育,涉及到学制问
题。中小学学制,准备逐步改为十二年制。今后一段时期,小学学制可以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
城市小学可以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教育部应当尽快提出学制改革方案,确定
统一的基本学制。中央要求: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在一九八五年前普及小学
教育,其他地区一般应在一九九○年前基本普及。至于极少数经济特别困难、山高林深、人口稀
少的地区,普及期限还可延长一些。在普及教育中允许参差不齐,但是必须注意教育质量,不搞
形式主义,力争使入学儿童坚持读满修业年限,切实达到应有的文化程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小学教育,任务十分艰巨。各有关地区必须制定适合民族特点的教育规
划和教育体制,办学形式更要强调灵活多样。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应给以大力扶植。
对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更须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最贫困的地区要由国家包下来,
实行免费教育。
* 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