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古籍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一,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我
们的学校教育,注意理工科比较多,这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是,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
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才行。今后,在继续办好理工科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的文科教育。从小学
开始,就要让学生读点古文。
我国的古籍,中华书局说有八万多种,北京大学图书馆反映约有十二万种。现已整理和出版
的约两千多种,还差得很远。
第二,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
,争取做到能读报纸的人多数都能看懂。有了今译,年轻人看得懂,觉得有意思,才会有兴趣去
阅读。今译要经过选择,要列出一个精选的古籍今译的目录,不要贪多。
第三,整理古籍,需要有一个几十年连续不断的领导班子,保持稳定的核心力量。目前真正
能够独立整理古籍的,一般来说得六十岁左右的人才行。现在这个班子中,六十岁的人,再干十
年是七十岁,不能坚持工作了;五十岁的人到那时可以接上去;四十岁的人,再干二十年,也可
以成为骨干力量和领导力量了。
从事整理古籍的人,不但要知识基础好,而且要有兴趣。李一氓同志表示愿意做这件工作,
可以考虑请他来主持这件事,并组成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直属国务院。
第四,要由规划小组提出一个为期三十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第一个十年,先把基础打好
,把愿意搞古籍整理的人组织起来,以后再逐步壮大队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可以像国民经济
计划那样,搞滚动计划,前十年分为两个五年规划,在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经过充实,搞
出第二个五年规划。
第五,现在有些古籍的孤本、善本,要采取保护和抢救的措施。图书馆的安全措施要解决。
散失在国外的古籍资料,也要通过各种办法争取弄回来,或复制回来。同时要有系统地翻印一批
孤本、善本。
第六,古籍整理工作,可以依托于高等院校。有基础、有条件的某些大学,可以成立古籍研
究所。有的大学文科中的古籍专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要适当扩大规模。
目前,整理古籍的专业人才,有许多分配不对口,要尽可能收回来,安排到整理古籍的各专
门机构。一些分散在各地的整理古籍的人才,有的可以调到中华书局或其他专业出版社,有的可
以分配他们担任整理古籍的某些任务。
第七,为办好整理古籍这件事,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并编制一个经费概算,
以支持这项事业。这笔钱,用于整理古籍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主要是整理费用和印刷费用,也包
括解决办公室、宿舍等费用。要为整理古籍的专门人才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希望现在就认真抓一下,先把领导班子组织起来,把规
划搞出来,把措施落实下来。
* 这是陈云同志关于整理我国古籍问题谈话的要点。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
会议讨论同意,以中共中央文件下发。
本文关键词:
李长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户外运动绘就4亿人健康生活新图景
- 谋篇布局!“十五五”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 刘雪杰: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 叶堂林: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李蓉 | 历久弥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文化惠民,让精神力量在烟火气中生长
- 徐辉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学价值——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周年之际
-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创新与活力
精选视频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根本保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论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
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