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古籍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一,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我
们的学校教育,注意理工科比较多,这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是,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
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才行。今后,在继续办好理工科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的文科教育。从小学
开始,就要让学生读点古文。
我国的古籍,中华书局说有八万多种,北京大学图书馆反映约有十二万种。现已整理和出版
的约两千多种,还差得很远。
第二,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
,争取做到能读报纸的人多数都能看懂。有了今译,年轻人看得懂,觉得有意思,才会有兴趣去
阅读。今译要经过选择,要列出一个精选的古籍今译的目录,不要贪多。
第三,整理古籍,需要有一个几十年连续不断的领导班子,保持稳定的核心力量。目前真正
能够独立整理古籍的,一般来说得六十岁左右的人才行。现在这个班子中,六十岁的人,再干十
年是七十岁,不能坚持工作了;五十岁的人到那时可以接上去;四十岁的人,再干二十年,也可
以成为骨干力量和领导力量了。
从事整理古籍的人,不但要知识基础好,而且要有兴趣。李一氓同志表示愿意做这件工作,
可以考虑请他来主持这件事,并组成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直属国务院。
第四,要由规划小组提出一个为期三十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第一个十年,先把基础打好
,把愿意搞古籍整理的人组织起来,以后再逐步壮大队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可以像国民经济
计划那样,搞滚动计划,前十年分为两个五年规划,在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经过充实,搞
出第二个五年规划。
第五,现在有些古籍的孤本、善本,要采取保护和抢救的措施。图书馆的安全措施要解决。
散失在国外的古籍资料,也要通过各种办法争取弄回来,或复制回来。同时要有系统地翻印一批
孤本、善本。
第六,古籍整理工作,可以依托于高等院校。有基础、有条件的某些大学,可以成立古籍研
究所。有的大学文科中的古籍专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要适当扩大规模。
目前,整理古籍的专业人才,有许多分配不对口,要尽可能收回来,安排到整理古籍的各专
门机构。一些分散在各地的整理古籍的人才,有的可以调到中华书局或其他专业出版社,有的可
以分配他们担任整理古籍的某些任务。
第七,为办好整理古籍这件事,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并编制一个经费概算,
以支持这项事业。这笔钱,用于整理古籍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主要是整理费用和印刷费用,也包
括解决办公室、宿舍等费用。要为整理古籍的专门人才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希望现在就认真抓一下,先把领导班子组织起来,把规
划搞出来,把措施落实下来。
* 这是陈云同志关于整理我国古籍问题谈话的要点。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
会议讨论同意,以中共中央文件下发。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