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部门要大胆提拔专业人才
建国以来,国防工业各部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培养锻炼出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科学技术干部队伍,许多人已成为精通本学科的技术专家,他们在科研生产的第一线冲锋陷阵,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整整耽误了我们一代人的培养,国防工业的科学技术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受到了严重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这几年,虽然做了大量的恢复性工作,但知识分子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花大气力建设一支宏大的、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有专业知识的干部队伍,使我们的国防工业兴旺发达。
我们要大胆选拔专业人才,要敢于把那些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提拔上来,尤其是要大胆地把那些优秀的技术干部提拔到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有职有权。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批经邦济世的人才涌现出来。我们的老干部风格要高一些。过去,我看过苏联斯大林时期写的一本小说,叫做《顿巴斯工人》,讲一个工人出身的煤矿矿长,由于工作干得好,受到了斯大林的表扬,后来,矿井里自动采煤机多了,他就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这个矿长我当不了啦!他推荐总工程师来当那个矿山的矿长,自己当小学校长。他说他在顿巴斯工人孩子的面前不愧是顿巴斯的爷爷。我对这本小说很感兴趣。我们就是要有这个老矿长的风格。我们不要搞论资排辈那一套。应当看到,建国后我们培养起来的大批专业人才,现在年纪大都在四十岁左右,他们年富力强,生气勃勃,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正需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如果不破格选拔,他们就上不来。这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四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百年大计。我们一定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让这些有专门知识的人挑起重担,干一番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举贤荐能的事例多得很。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今天我们为了无产阶级自己的事业,不应当有更大的气度吗?搞四化,没有大批才能出众的专家是不行的。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精通自己的业务。有些干部,可以当校长、当法官。有的干部,身体不好,可以去休养、当顾问,要下这个决心。否则,就要误国误民,犯大错误。对一些科学家和有才能的专家,不要求全责备,要敢于重用。
我们不仅要注重选拔和使用人才,更要注重培养人才。中华民族是勤奋好学的,是很有作为的。现在在国外的华裔科学家很多,成名成家的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个较好的学习和深造的条件。所以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给科技人员创造“冒尖”和专心致志工作的条件,提倡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要注意研究方向的稳定,加强实验条件的建设。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和开阔眼界的机会,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出国考察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活跃思想,扩大视野,增长才干。要认真办好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逐年增加国防工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比例。
国防企业要继承自己动手培养人才的好传统,认真办好技工学校,办好子弟中学、小学。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办一些专科院校,同时大力发展电视教育和业余教育,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改善职工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