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必须造成尊师的良好社会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任务,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摧残破坏,我国教师应有的权利横遭践踏。列宁说过:“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我们应该为提高教师地位,形成尊师的社会风气,作出巨大努力。
现在,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居于全国各行业之末,中学教师是倒数第二,这是极不合理的。必须切实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在工资制度正式改革前,应当给予一些临时补贴。与此同时,中小学要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以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具体方案,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总局会同教育部迅速提出。
为了改变中小学民办教师比重过大、待遇过低、队伍极不稳定的状况,应采取下列措施:(1)国家给予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应该有所增加,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2)逐步减少民办教师比例,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专用劳动指标,经过严格考核,将合格的民办教师分期分批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中的骨干更应早转。另外,师范院校每年都要招收一部分民办教师。通过上述办法,在几年内使民办教师比例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3)国家给予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应全部直接发给本人,同时,社队应按全劳力给他们记工分,切实执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社队不要向民办教师派农活,也不应给他们分包产田。
各级教育部门必须大力做好教师队伍的整顿和培训、提高工作。除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脱产学习之外,还应办好多种形式的在职进修。对确实不适宜做教学工作的,应由各地人事、劳动部门或社队予以妥善安置。教育部应从速制定《中小学教师工作条例》,就教师工作的性质、条件、职责、任用、进修、考核、晋升以及奖惩等问题作出规定,切实提高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了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对过去改行做机关工作的教师,各地应采取措施使他们归队。城市待业青年适合做教学工作的,经过训练合格也可到农村小学任教,有的还可以到农村初中任教。目前,有些地区以实现干部知识化为由,从中小学抽调教师,甚至把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也抽去作一般行政工作,这种做法必须严格禁止。
本文关键词:
李长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1500亿!小包裹连千城,物流脉动彰显经济活力
- 矢志治水兴邦,奏响“安澜有我”的青春交响
- 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周维富:新时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 刘东超: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 第138届广交会:以“三向”之力绘就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党员课堂】宋亚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和增强党性修养的实践要求
- 莫林虎: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 “ChinaShopping”火了,中国产品受世界消费者青睐
- 故宫百年:在守护、开放与创新中焕发时代活力
精选视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党员课堂】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