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黄苇町教授作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为题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在实践民主中学习民主、在学习民主中实践民主。从全国解放到党的八大,是我国民主实践获得健康发展的时期。回顾这个时期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曲折发展历程,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内涵?
在这个时期,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民主政治新局面,包括很多建国大计都是民主党派提出来的,比如说中央原来打算把国名确定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因为这有先例,像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张自忠将军提出来了,共和这两个字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再取民主就重复了,应该把“民主”两个字去掉,毛主席听了就欣然接受。当时有56个中央政府委员里民主人士就占了27个,其中很多人担任的都是要职和正职,所以宋庆龄当时很感慨地说,这是历史的跃进,当时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政治氛围。
可是当以后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四年的“三大改造”,由于进展意想不到的顺利,包括朝鲜战争都没有阻止我们经济建设的步伐,就使我们领导人认为,搞经济建设并不比打仗难,这时候在党内急于求成,听不得批评的一种情绪也在增长。这样的话,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就导致了浮夸风的盛行。1958年的大跃进,在湖北首先放出了一个水稻亩产三万多斤的“卫星”,到了广西,又放出了亩产十三万斤的“卫星”,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只有热晕的人才说得出来的话,可当时公开登在党报上,却没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因为年初以来不断批评反冒进,连周总理都做了检查,其他人谁还敢讲话?可接着就是连续三年的大饥荒。六十年代初,为了减少城镇的粮食销量,当时不得不精减职工,动员在大跃进期间扩招来的农民和部分居民回乡安置,那时候还不是农民工,是直接招工了,他也在家里,都进了城了,那时候粮食困难,减少销量,就在精简职工。周总理当时非常动情地说,这不只是伤筋动骨,每一刀砍下去都血淋淋的,没有办法,否则国民经济就会被压垮。很快一下子减去两千万人,连这些人带他们的家属,对新旧社会两重天还记忆犹新的进程中,体谅国家的困难,就默默地收拾行装,携儿带女走了,两千多万人口从城市回到农村,等于一个中等国家搬家,这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当时毛主席非常感慨地说,我们的人民真好啊。
应该说在党内民主的发展史上,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个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当时粮食全面告急,直接管粮食的李先念副总理就不得不向各地的负责人抱拳作揖,他见到一个省委书记来北京,他就给他抱拳作揖,他说求求大家,救救京津沪。可是当时每个省都叫苦不迭,因为各地都非常困难,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就向毛主席建议,他说粮食问题不能光找省委书记,说省委书记也要靠管农业的地委书记来做工作,他建议干脆把地委书记都找到北京来开个会,中央直接和他们谈粮食问题的严峻形势和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毛主席想了想说,地委书记也要靠县委书记做工作,干脆把县委书记也都找来,说前面一段很多人挨了批,气不顺,我们开个出气会,大家气顺了,思想通了,问题就好解决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七千人大会是被粮食问题逼出来的。
在会上,刘少奇就代表中央做了报告,分析了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最有名的就是大家知道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毛主席也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强调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这可以说是建国以来党内民主发扬的比较充分的一次大会。有老同志回忆说,当时吃饭是十个人一桌,大锅菜,坐满了才开饭,饭票丢了也不行,你要丢了饭票这一顿你就饿着。即便是中央领导人在开会期间下到各组去参加讨论,吃饭的时候你也要把你这张餐卷拿出来凑齐这十张才开饭。那时候每次吃完饭以后,不论主食还是副食都是光光的。这样中央召开的全国性会议都是这样,充分说明了粮食形势的严峻。可是大会通过发扬民主,纠正了很多“左”的错误,特别是采取了一系列受农民欢迎的政策,突进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分针的贯彻落实,全党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经济好转的速度也出人意料。当时我们有的领导同志对形势估计的比较悲观,认为农业被破坏得这么厉害,就是从现在抓起没有五年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可是才过了三年,到1965年的夏天,北京已经出现收购的鸡蛋太多,冷库里放不下,分配任务,给副食店的售货员,让他们上街去叫卖煮鸡蛋,那时候西红柿多得堆成山,有的时候两毛钱都可以买一堆。但不幸的是,民主空气也随着经济好转而消失了,特别是1965年11月,凭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当时有位省委书记已经敏感到党内要出非常事态,他很痛苦地说,我刚吃了几天饱饭,又要折腾吗?而党内民主再发展的时候,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当时也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我们由此也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我们事业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容易出现忽视民主,甚至滋长“一言堂”的倾向。当遇到比较多的困难,需要依靠干部群众共渡过难关的时候,党内民主就能得到比较大的推动。
第二,党内民主还缺乏刚性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主要领导人民主作风好的时候,党内民主就能够得到发展,主要领导人破坏民主时,党就没有力量及时纠正。而在今天,当我们事业正如日中天,党内外领导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的时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强调要积极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并使之制度化,就反映了我们党在政治上已经走向成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