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基本经验(11)

摘要:我们党从革命战争时期就立下雄心壮志,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旧中国变成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新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由新文化引领、文明、先进的中国。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文化都是一种精神,都是它的灵魂,它的主心骨,借马克思的一句话讲,就是一种普照的光。

科学的概念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科学是发现,发现客观存在的规律。在自然科学领域,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叫技术。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我们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统学科、新型学科、交叉学科并重,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

技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手段,但任何技术都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没有一种离开社会关系的所谓纯技术。马克思在讲资本主义关系时说,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机器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使用机器造成了工人的失业,为了赶超机器,工人不得不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从而引起了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个人也愈加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者自己卑劣行为的奴隶。

马克思有一篇文章讲英国和印度的关系,英国是宗主国,印度是殖民地。英国给印度带来了现代化的铁路技术,但这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这两者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取决于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成果是否归人民所有。这就是说,不要把技术和社会关系分开来看。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技术正在为人民造福,正在成为我们党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比如我们通过网络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网络成了我们的工具,这是好事儿。我们所需要的技术发展不是离开人民的利益、离开党的要求的发展,而是能够更好地成为我们事业的工具,在这样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讨论技术问题,要把技术的方向搞明白。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