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文化和文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党所领导的文化事业无论什么部门具有什么样的特殊规律都是人民的事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小平同志说,将来文艺和人民是什么关系,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我们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基础是大众,就是中国的最大多数,我们讲提高也只能是在这样一个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普及就是文化在人民大众中的普及。我们要的是群众需要的改革,而不是个别人脑子里想出来的改革;是群众自愿进行的改革,而不是领导者自上而下发动的改革;是实现群众利益的改革,而不是实现少数人利益的改革。
所有的文化领域,科技、教育、出版、新闻媒体、文学艺术、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都是人民自己从事着实现人民利益的事业,人民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的权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面最大的权力。
大众的文化和我们党的宗旨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党一开始就是在中国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两三年里发动组织了二七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孙中山曾比较客观地讲,共产党组织工农运动,动辄发动成千逾万群众,声势浩大,震惊中外,势不可当。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和群众在一起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大发展的时期。现在党史研究认为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我想是不是可以提出这个看法:延安时期作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群众路线的成熟。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凡是有共产党的地方,就能把老人、青壮年、妇女、小孩统统组织起来。小孩儿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妇女通过妇救会做军鞋、筹军粮,老年人也有上阵的,青壮年就不用说了,有民兵也有正规部队,整个民族围绕抗日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整个中华民族的组织程度空前提高,这是我们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