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68]
卡·马克思写于1864年
按手稿刊印
第一次发表
原文是德文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章。资本流通
(1)资本的形态变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3)流通费用
第二章。资本周转
(1)周转的概念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周期。周转时间对产品和价值生产的影响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三章[注:手稿第一页的背面有马克思作的下列标记。“损失。第14、15页。
同一资本由于它执行职能时的流通速度不同而造成的量的差别。第16页。
储备的形成。第24、25页。
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第30—32页。
周转(流通时间)和商品的物理性质。第35页。”——编者注][69]
注释:
[68]马克思以《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为标题的手稿,是《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个稿本。弗·恩格斯证明,马克思留下了《资本论》第二卷全书的“两个稿本”和个别部分的“六个稿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6卷第264页)。
《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册)的第一个稿本或者说《第Ⅰ稿》(弗·恩格斯的编号),马克思很可能写于1864年下半年至1865年春天。这个稿本是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马克思在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对《资本论》所有三个理论卷的问题作了新的系统的分析。而后,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问题,为出版而从实质上和形式上完善了这二卷著作的叙述。
《资本论》第二册或第二卷的第二个稿本(《第Ⅱ稿》),马克思写于1867年8月至1870年7月。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资本论》第二册的第一个稿本虽然“实质上已经大体完成”,但是“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有些地方“是按照作者当时头脑中发挥的思想的原样写下来的。有些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部分只是作了一些提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3页)。
可以看到许多重复的地方,大段大段离题的话,尽管总的说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但与本书主题《资本的流通》无关,而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问题的论述。
在为出版而准备《资本论》第二卷的正文时,恩格斯大约利用了第Ⅱ稿的三分之一,但是正如他说的那样,第Ⅰ稿“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7页)。这个“第Ⅰ稿”在这里是第一次发表。——第249页。
[69]第三章及其各节的标题,马克思写在本章的正文中:第一页上是本章标题,末页上是各节的标题(见本卷第411页和第498页)。——第251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携手她时代: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以农业科技创新之笔,绘就全球食物供应新图景
- 创新发展工业旅游,推动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数字人才需求旺 折射数字经济活力足
- 从“ChinaTravel”到“空箱赴华”:开放新名片背后的政策、服务与文化三重奏
- 1500亿!小包裹连千城,物流脉动彰显经济活力
- 矢志治水兴邦,奏响“安澜有我”的青春交响
- 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周维富:新时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 刘东超: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选视频
【新质生产力】100%还原布料色彩的背后:技术经理人让发明专利告别“高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