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鲁塞尔警察当局1848年2月27日—3月1日逮捕、殴打和驱逐威廉·沃尔弗出境的札记[332]
“小卡尔姆”[333]。五个外国人和二十四个比利时人。
沃尔弗的右眼被打坏,视力已难恢复。
2月27日星期日晚十时和十一时之间。
在市政厅遭到了一场有预谋的殴打,拳头从四面八方打来。这场有预谋的殴打起先在警察局发生,在那里有一群喝醉的市民近卫队。一个警察捏紧拳头猛击沃尔弗的右眼,以致于他的视力……
他们摘掉了他的眼镜,向他的脸上啐唾沫,对他拳打脚踢、肆意辱骂等等。市民近卫队中的一个人参加了这些壮举,以证明自己的勇敢。人们残酷地拷打他。
这时候,治安警察局局长奥迪到了。此人是一个卑鄙的慈善家,伪善的恶棍。
沃尔弗当着那个尽情殴打后逮捕了他的流氓的面同奥迪谈了半个小时。
奥迪由于沃尔弗的拜访而发火。他的怒气都发泄在德意志工人协会[334]身上。他对其他人说:“我知道,今晚要逮捕的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德国人。”沃尔弗挖苦地说:“是啊,你们预定要逮捕的也正是他们。”
从“佩尔马南斯”被带到“阿米戈”。[335]当晚沃尔弗比别人早被捕。
那天晚上的整个事件是警察当局组织的挑衅。内阁无论如何需要抓人,尤其是德国人。
在“阿米戈”:没有多久其他被捕的人也来了,一个比利时人同沃尔弗关在一起。警察当局殴打他并把他打伤,至少流了一夸特血。第三个人的情况见第2页。
星期一及后来被带到“小卡尔姆”。
星期三,六个被捕的外国人接到了驱逐令。但是沃尔弗的驱逐令上注明的日期是2月27日星期日,那时他还没有被捕。在监狱里他受到虐待。
卡·马克思写于1848年3月初
第一次用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2年国际版第1部分第6卷
原文是德文
注释:
[332]这篇札记显然是卡·马克思为写作《外国人在布鲁塞尔所受的迫害》一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558—560页)而作的。——第457页。
[333]小卡尔姆(Petits Carmes)是布鲁塞尔的一座监狱。——第457页。
[334]德意志工人协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鲁塞尔建立的,目的是对侨居比利时的德国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和向他们宣传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战友的领导下,协会成了团结比利时的德国革命无产者的合法中心。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布鲁塞尔支部。在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该会成员被比利时警察当局逮捕和驱逐出境,协会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即告停止。——第458页。
[335]佩尔马南斯(Permanence)是布鲁塞尔市政厅里的一个日夜工作的警察所。
阿米戈(Amigo)是座落在布鲁塞尔市政厅旁边的一个拘留所。——第458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