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
吴潜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城市发展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城市精神的研究已日益彰显为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正确把握城市精神的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任何城市的存在发展都离不开崇高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时代风貌、文明素养的总概括,它集中体现为城市市民追求 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城市意识整体中最高层面的内容,或者说是城市意识的最高形式。
城市精神的本质及其特殊品格,决定了它在城市发展中不可代替的动力之源的重要地位。列宁曾经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概括地讲,城市精神这种动力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导向和引领功能。城市精神集中体现一定社会的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它如同灯塔,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精神面貌的塑造以及市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的选择,具有引领和导向功能,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崇尚奉献、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良好风尚。
第二,凝聚和激励功能。城市精神是城市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融合力,它就像一条纽带, 能够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区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能够激发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 自豪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辐射与传导功能。城市精神有很大的辐射作用,它不仅可以由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到小城镇,最后到乡村,还可以从国内辐射到国外。最终,通过城市精神的辐射与传导把城市生活方式、文明礼仪传播到农村偏远地区,成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撑。
(作者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