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
1869年5月14日[于伦敦]
亲爱的弗雷德:
我的妻子要到下星期才回来,所以我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去曼彻斯特了。
艾希霍夫昨天走了。关于《农民战争》一书,他建议由他兄弟来印刷这篇东西,在下届书籍博览会时,他兄弟在扣除自己的佣金和各项开支后,将把余款交给国际。他说,既然所涉及的是他的兄弟,你可以认为这项建议已最后确定。
关于《福格特先生》:李卜克内西在柏林被捕时丢下的东西都是乱七八糟的,直至他被驱逐之前也丝毫没有整理。他现在已“记不得”《福格特》是怎样处置的了。最后艾希霍夫发现,有个旧书商两年前就把这本书列入他所出售的图书的目录了。他去找过这位叫康普夫麦尔的先生。但后者已经把书卖光了,他“也记不得”书是怎样到他手中的。由此可见,李卜克内西对我们说的那一切,客气一点说,完全是虚构!
这里的报界多么卑鄙!它们不仅象商量好了的一样,全都对我们正式发表的比利时的呼吁书[注:卡·马克思《比利时的屠杀》。——编者注]只字不提(相反,在此以前,他们在上星期故意全文转载了几篇大约是布鲁塞尔特别委员会的“警探”按照舍尔瓦尔的旨意写的愚蠢文章),而且同样也象串通好了似的,对我们致美国劳工同盟的公开信[274]也是一声不吭(这封信是我起草的,于本星期二通过),尽管这封信反对美英之间的战争。不过那里面有这批流氓不喜欢的东西。
祝好。
你的 卡·马·
注释:
[274]由于1869年春天英美之间有发生战争的危险,马克思写了总委员会致全国劳工同盟的公开信,并由他在5月11日的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英文稿《致合众国全国劳工同盟的公开信》(《Address to the National Labour Union of the United States》)曾印成传单,并载于1869年5月15日《蜂房》报第396号;德文公开信载于1869年5月22日《民主周报》第21号和1869年8月《先驱》杂志第8期。
全国劳工同盟1866年8月在美国巴尔的摩代表大会上成立。美国工人运动出色的活动家威·西耳维斯积极地参加了成立同盟的工作。同盟在美国展开为争取工人组织的独立政策、白人工人和黑人工人的团结、八小时工作制以及女工权利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很快就同国际工人协会建立了联系。1869年,同盟的代表凯麦隆出席了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的最后几次会议。1870年8月,同盟在自己的辛辛那提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宣布它拥护国际工人协会的原则,并希望加入协会。但是这一决议并没有实现。全国劳工同盟的领导不久就埋头于制定空想的金融改革方案;这种改革的目的是消灭银行制度,并由国家提供低息贷款。1870—1871年,一些工联脱离了同盟,到1872年同盟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第299、571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街一策”绣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 前三季度“成绩单”折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 王锦刚: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五大战略要点
- 全会热词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让“生产线”成为“风景线”
- 全会热词丨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 【理响中国】从“现代化比较”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 北京六大行动,答好“十四五”收官之考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
学习思想丨“稳中求进”工作方法的不断完善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特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