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县级政府是信息公开的最薄弱处

北大学者:县级政府是信息公开的最薄弱处

许多领域其实是非常透明的

学者王锡锌,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最近因为一份《中国行政透明度2010年年度报告》而有些忙碌。自9月底,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这一报告以来,陆续有地方政府和部门打来电话,进行“沟通”。

与2009年发布的第一期《中国行政透明度年度报告》相比,王锡锌说,他所看到的最大进步是民众和政府对此类报告不再漠视。

民众和政府部门不再是漠视的态度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一份“评估政府”的报告,《中国行政透明度2010年年度报告》公布以后,来自政府方面的反应怎样?

王锡锌:这种来自社会力量的透明度评估,具有促进民众与政府交流的过程和建设性的作用。很多省市的主管部门领导亲自批示,对于报告的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2009年报告出来后的效果相比,民众和政府部门都不再是漠视的态度。

报告公开以后,它是向公众开放的,任何部门都能够看到我们的评估标准和结果。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与你们联系的政府、部门,最关心什么?

王锡锌:发布报告,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的反馈,这是我们与各地方、部门之间一次有意义的交流。打电话来的部门和地方政府,有评分高的,也有分低的,还有比去年变化比较大的。他们主要想了解三部分内容:一是我们用什么指标体系来评估;二是他们的得分为什么低;三是希望我们提供改进策略。

其实,一个报告出来,学者说好、媒体说好,这些虽然重要,但需要民众和政府的关注。

政府和民众在报告的整个评估过程中存在积极互动,我看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进步。从观察、评估的整个过程来说,评估双方都是理性的,大家也希望借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政府觉得这种外部参与式的社会评估是有建设性的,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瞭望东方周刊》:在调查和评估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来自于地方政府的阻力?

王锡锌:大部分数据来源是政府向社会直接公开的信息。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等等公开的媒介来搜集。政府透明度的评估和别的评估不同,大部分的数据不要求政府提供。

如果有些信息我们用尽所有方法在网上都查不到,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内容没有公开,或者公开无效。如果有信息公开的电话,就去打,打10次都没有人接,我们就认为这个电话是无效的。在透明度评估中,这些都是常用的方法。

我们给所有的评估对象都发了公开申请。有的部门回复我们,也有的置之不理。我们要求评估者尽量不要有意泄露自己的身份。如果去地方调查,我们也不会跟地方政府联系,会尽量采取匿名方式。也不排除为了核实关键数据,会用真实身份打电话给地方政府。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评估不需要政府配合,所以不存在压力的问题,也能够保持独立性。

《瞭望东方周刊》:本次报告对所有的省级政府都有独立的评估结论和分析报告,是否对这些省级政府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王锡锌:为了调查一些事实性问题,所有的省我们都派人去了。我们的人要去看,省里是不是真的有信息公开大厅;负责提供资料的工作人员态度如何;公开的信息是否有价值;在图书馆、档案馆有没有让群众查阅信息的场所等等,我们也都拍了照或者做了记录。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