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
1868年9月9日于伦敦
亲爱的弗雷德:
一百六十七英镑已于9月8日付清,拿到了收据,并收回了借据。
随信寄去载有论述国际工人代表大会[148]文章的《泰晤士报》和两号《每日新闻》。两号《每日新闻》你要尽快寄回。
你从《泰晤士报》的第一篇社论中可以看出,我们只把我们的报告连同简短的附信寄给该报的做法是何等正确。[149]
匆匆草此。
祝好。
你的 卡·马·
注释:
[148]国际工人协会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于1868年9月6—13日举行。马克思直接参加了布鲁塞尔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但没有亲自出席这次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工人代表近一百名。在1868年9月7日的大会上宣读了马克思起草的总委员会的年度报告(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360—365页)。大会通过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决议:必须把铁路、地下资源、矿井和矿山、森林以及耕地转交公共所有。这一决议说明了法国和比利时的蒲鲁东主义者大多数已转到集体主义的立场,它标志着在国际中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对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胜利。大会还通过了马克思所提出的关于八小时工作日、关于机器的使用、关于如何对待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和平和自由同盟代表大会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231、612—613页)等决议,同时还通过了弗·列斯纳以德国代表团名义提出的关于建议各国工人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协助把这部著作从德文译成其他各国文字的决议(见注151)。——第138、198、227、555页。
[149]指1868年9月9日的《泰晤士报》,在这号报纸上发表了埃卡留斯关于布鲁塞尔代表大会的第一篇通讯,标题为《国际工人代表大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congress》)其中包括马克思所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第四年度报告》全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360—365页)。这号报纸的社论也专门论述了国际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以后的各篇通讯发表在1868年9月11、14、15和17日的《泰晤士报》上。——第138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街一策”绣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 前三季度“成绩单”折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 王锦刚: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五大战略要点
- 全会热词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让“生产线”成为“风景线”
- 全会热词丨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 【理响中国】从“现代化比较”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 北京六大行动,答好“十四五”收官之考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
学习思想丨“稳中求进”工作方法的不断完善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特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