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一文材料

《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一文材料

《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一文材料[注:《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一文见本卷第18—28页。——编者注]

(1905年3月30日〔4月12日〕以前)

1

关于《火星报》第93号的小品文的笔记

参看《火星报》第93号,小品文——我们只从下面,而不从上面。

就这个题目应该单独写一篇文章。指出:一个革命者在革命时代限制自己只从下面进行活动,而拒绝从上面施加压力,他就是拒绝革命。

资产阶级的发展或摆脱农奴制旧制度的革命出路可能有两种类型:

(1)通过从上面让步的办法,通过削减、降低、扣除的办法

(2)通过从下面改造、积极建立新制度的办法……

宪法革命

地方自治机关政治自由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专制制度共和制。

2

本文的提纲

再论临时政府

1.革命目的必须明确。模糊是1月9日以前由马尔丁诺夫搞出来的。不是夸大运动的某些方面(这常常是可能的),而是拉向后退。

2.问题的提法:(1)社会民主党可否参加临时政府?可以(《前进报》),不可以(《火星报》)。(2)社会民主党可否同革命民主派一道参加革命民主专政的政府?可以(《前进报》),不可以(《火星报》)。

“饶勒斯主义”——“雅各宾主义”(原来如此变化!)。

问题的严重性。

3.《火星报》的论据:

推崇资产阶级秩序:警察,监狱,信贷,——失业,等等。

(1)“‘万岁’和政府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喊会玷污嘴巴”。{废话}

庸俗的饶勒斯主义。

实现最高纲领。

资产阶级的觉悟不允许反对巴库。

从旁推动更方便些。

4.《火星报》的错误:

不理解任务和形势的军事条件。简言之=为共和国而斗争。赞成还是反对?是不是“推崇”?

对“推崇”资产阶级制度、监狱、军队等等的理解不是辩证的。我同意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合击”——并且一起打死吗?打碎吗?打退吗?斗争有波折:“真正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181]

“饶勒斯主义”:背得烂熟,但是不懂。死记硬背,但是不加深思。

领会的是字面意义,而不是精神。是原则吗?(参看:巴黎,1900年)[182]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无产阶级头脑清醒吗?

5.真正的危险性:忘记无产阶级的独立组织和独立斗争的各项任务。

这是无庸置疑的。

这会妨碍参加临时政府吗?结社自由?鼓动的手段?报刊?在某种条件下辞职是方便的。

(2) (α)临时革命政府和(β)革命专政之间的区别(《火星报》杜撰的)=繁琐哲学。α=法律形式,β=阶级实质。一方面,没有β就不可能有α。另一方面,β必然是暂时的(要么过渡到资产阶级专政,导致无产阶级失败;要么过渡到社会主义专政)。

策略上谨慎。作好准备,团结队伍,不要乱砍(莽汉),不要“比一切人都革命”……

是不是有革命民主派?当然有(尔·马尔托夫是对的,和托洛茨基相比,和帕尔乌斯和托洛茨基相比)。尔·马尔托夫甚至相信托洛茨基说什么革命民主派只是 “刚刚在成长”,而无产阶级却正在长大。无宁说相反(合法报刊,广大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农民的联系等等很快就会恢复起来)。

“不正常的人们”(《法兰克福报》)。巴库。所有合法的自由派,只要是正直的,=现成的革命民主派,正直的作家、诚实的律师、正派的教师、医生等等的全部影响……

《火星报》的最佳设想:不断革命[183],这也就是革命专政。

“比一切人都革命”。而社会革命党人呢?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的斗争。很可能社会民主党人要退出社会革命党人的革命政府并采取反对“革命冒险主 义”的立场,等待他们经营不善而破产……(把社会革命党人当作典型,就必然会给革命民主派涂上社会革命党人的色彩。)这里无论如何不要束缚自己的手脚。无 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小资产阶级的“冒险主义”和动摇性……

载于1926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5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10卷第366—369页

【注释】

[181]“真正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出自英国作家威·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是剧中人物拉山德的话(见第1幕第1场)。——347。

[182]列宁指的是1900年9月23—2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是否允许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这一问题的 讨论。由于法国社会党人亚·艾·米勒兰于1899年参加了瓦尔德克-卢梭反动政府(该政府的成员中还有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加·加利费),并且在法国社会 党首领让·饶勒斯的赞同下直到这个政府枪杀罢工工人时仍不退出,讨论这一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卡·考茨基的实质上是为米勒兰策略进行 辩护的橡皮性决议案。——347。

[183]摘自尔·马尔托夫《当务之急。工人政党和作为我们当前任务的“夺取政权”》一文中的下述一段话:“如果它(指无产阶级)作为阶级得到了政权……它将不能不把革命引向前进,不能不力求不断革命,——力求同整个资产阶级社会进行直接的斗争。”——348。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