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莫斯科委员会
就莫斯科委员会对由某某签署的那封关于“党校”[195]的《公开信》所作的答复,《无产者报》编辑部(扩大的)表示完全同意莫斯科委员会的下述观点:一个地方组织不可能、也不应该对这类事业承担责任。鉴于几位创办人为这所未来的学校所规定的性质和活动范围,且该校校址离地方工作各个地区极为遥远,因而对这类学校的实际监督,只能由党的中央机构来实行。
其次,《无产者报》编辑部认为有必要对你们收到的那封《公开信》中谈到的一点加以补充。
就是说,信中有这么一段话:“给学校配备一些著作家和实践家”(教学人员)的事“已安排就绪,而且进展顺利”;“党内所有的著名理论家(多半是布尔什维克)都将参加”学校的工作。
对信中谈到的这些所要补充的是:无论《无产者报》编辑部,还是我们这一派参加原有的和扩大的编辑部及党中央工作的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是从莫斯科委员会那里头一回听说有这所正在创建的学校,而从学校的组织者和参加者那里却至今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编辑部不得不认为,这一事业的组织者选择这种自搞一套的做法,是必然的,是有其深刻思想根源的。这里只要提一提《无产者报》公开批驳“造神说”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的文章(见第42号),就足够了。
在这样的组织条件下,并且由于这所未来的学校同鼓吹“造神说”或支持这种说教的人士有着明显的、异常密切的联系,《无产者报》编辑部认为有义务作出声明:它既不能保证这所学校是布尔什维主义性质的,也不能保证它是一般马克思主义性质的。
尽管如此,编辑部认为这所筹建中的学校有在党的范围内存在的合法权利,这在现阶段是无可争议的。派别不应该使自己同这个无法保证具有布尔什维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事业发生关系;而党作为一个整体,在它目前所处的状况下,即在它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机构里(如在杜马党团专家委员会里),甚至有普罗柯波维奇—库斯柯娃一类极端机会主义分子在活动的时候,它不能拒绝给这所学校以存在的权利。因此编辑部认为,中央委员会(创办人应向中央委员会申请批准成立这所学校)中的布尔什维克应当表示同意批准。
写于巴黎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7卷第172—173页
【注释】
[195]“党校”是指召回派、最后通牒派和造神派作为建立新的反布尔什维克派别的思想组织中心的尝试而在卡普里岛办的一所学校。关于卡普里学校,见1909年6月《无产者报》扩大编辑部会议通过的决议《关于在国外某地创办的党校》和《关于马克西莫夫同志分裂出去的问题》,以及列宁的文章《论拥护召回主义和造神说的派别》和《可耻的失败》(《列宁全集》第2版第19卷第38—39、39—40、73—107、130—132页)。——222。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