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
1
给阿尔曼德和叶戈罗夫的证明书
(4月3日)
兹委派伊涅萨和叶戈罗夫两同志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附属青年组织出席伯尔尼国际代表会议的全权代表,特此证明。
代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尼·列宁
1915年4月3日于伯尔尼
原文是德文
载于1926年7月7日《红旗报》(柏林)第155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57页
1916年
2
致伯尔尼国立图书馆
(4月8日)
致国立图书馆
函询
尊敬的先生:
现将所借的一册书归还。请给我另寄一册(贝德克尔的旅行指南:瑞士)——可以寄较老的版本,德文、法文或英文的均可。
致深切的敬意!
弗拉·乌里扬诺夫
苏黎世I
明镜巷12号
发往伯尔尼
原文是德文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57—458页
1917年
3
取道德国的过境者的具结
(4月9日)
本人证实:
(1)普拉滕同德国大使馆商定的各项条件已向本人宣读;
(2)本人服从旅程负责人普拉滕的各项安排;
(3)本人已被告知《小巴黎人报》的一则消息:俄国临时政府要对取道德国的俄国国民治以叛国罪;
(4)本人此行的全部政治责任概由自己承担;
(5)普拉滕只负责本人到斯德哥尔摩的旅程。
特此签名作证。
尼·列宁[注:签署该具结的还有其他过境者。——俄文版编者注]
1917年4月9日于伯尔尼—苏黎世
载于1924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58页
4
给塞·霍格伦的电报[642]
(4月13日)
伦霍尔姆拘留所国会议员塞·霍格伦
我们祝您早日恢复自由,投入战斗!
代表俄国的和瑞典的朋友们列宁[注:签署该电报的还有弗·斯特勒姆。——俄文版编者注]
原文是瑞典文
载于1917年4月2日(15日)《政治报》第86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59页
【注释】
[642]1917年4月13日,列宁在从瑞士返回俄国的途中曾在斯德哥尔摩停留。他原准备在这天下午4时同瑞典左派社会民主党代表弗·斯特勒姆一道去探望被关押在伦霍尔姆岛监狱里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人塞·霍格伦,但因时间来不及(火车将于晚上6时37分开)而未能如愿,便与斯特勒姆联名发了这份致意的电报。——646。
5
给霍格伦同志的贺电
(4月23日〔5月6日〕以前)
在您获释出狱之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向您这位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坚强战士和第三国际忠诚的拥护者表示祝贺。
中央委员会列宁[注:签署该贺电的还有季诺维也夫。——俄文版编者注]
载于1917年4月23日(5月6日)《真理报》第39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59页
6
致某人
(7月或8月)
尼·列宁因工作急需,恳请协助找到下列无论德文版还是俄文版的著作:
1.《共产党宣言》 德文版 无
俄文版 无
2.《哲学的贫困》 德文版 有
俄文版 无。[643]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9卷第460页
【注释】
[643]列宁是为撰写《国家与革命》而索要这些书的。——647。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绘就“京彩”消费图景
- 多措并举夯实网络安全底座
- 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大循环”
-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数字时代家园
- 2025年服贸会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 AI进入中小学,为每颗童稚心灵播撒“智能种子”
- 近1400亿!“北京日”见证更加开放包容的首都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 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推动作风建设
- 织密农资保障网,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文化科技融合是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北京实践
【理论看点】刘东超:深化科技赋能,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