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帕·谢列达和亚·德·瞿鲁巴[475]
(4月7日)
致谢列达和瞿鲁巴
农民菲力浦·伊里奇·博德罗夫(现住莫斯科索科里尼基森林学校)原来是彼得格勒的工人,已入党20多年,在图拉省韦纽夫县有家业(全家约20口人,住在一起,没有分家,是“中农”),他要我相信,在莫斯科方圆200俄里内可以用兽力车向莫斯科运送粮食(他的村子离莫斯科180俄里)。他说,他们那里有粮食,而且还有余粮。
他说,冬季已经错过,但在播种(约在尼古拉节前后结束)之后,还能有近一个月的空闲时间(到送粪下地前,即离彼得节[476]前的斋戒期一个星期左右以前)。他说,应当利用这一段时间。
务必不失时机地、毫不迟延地搜集情况和调查材料,即使有一点可能,也要采取这种办法,因为从东边运不来粮食。
人民委员会主席
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1919年4月7日
载于1942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4卷
【注释】
[475]这封信是列宁在同索科利尼基林区森林学校总务主任菲·伊·博德罗夫谈话后写的。列宁当天曾给克里姆林宫警卫长写便条:“请放来人菲力浦·伊里奇·博德罗夫同志进入克里姆林宫和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弗·乌里扬诺夫(列宁)”(见《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4卷第288页)。——544。
[476]尼古拉节和彼得节都是东正教节日。尼古拉节在俄历5月9日,彼得节在俄历6月29日。——544。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