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莱茵报》
《Neue Rheinische Zeitung》[注:《新莱茵报》。——编者注],政治经济评论,卡·马克思主编
(1—5/6期合订本),伦敦,1850。
第1期,1850年1月。——第2期,1850年2月。——第3期,1850年3月。——第4期,1850年4月。——第5/6期合刊(没有封面)1850年。
好象梅林在《遗著》中全部(不是全部[注:②后来列宁在第4期和第2期发现了梅林没有翻印的文章,因此把“全部”改为“不是全部”(见本卷第719页和第720页列宁的批注)。——编者注])都翻印了(待查!)。第4期《杂谈》栏的短评《戈特弗里德·金克尔》[157](痛斥他在军事法庭上作了卑鄙的保皇主义的发言)(没有署名)中的一段典型的话:
{第47页末尾。}
“……金克尔先生同样地向军事法庭出卖了自己的党:他滔滔不绝地乱谈什么把莱茵河左岸割让给法国的一些计划,并表白自己与这种罪恶计划毫无牵涉。金克尔先生明明知道,莱茵省并入法国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个省在革命与反革命进行决战的时刻将无条件地站在革命一边,不管代表革命的是谁,是法国人也好是中国人也好……”(第71页)
{把莱茵河左岸割让给法国人}
梅林版第3卷第397页
梅林写道,第479—480页(第3卷),他把“四月述评”(即第4期上的述评)全部遗漏了,从二月(第2期)述评中也只收录了关于加利福尼亚等等和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材料。
同革命的民族站在一起——不管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
参看恩格斯于1859(?)年在《波河与莱茵河》[158]一文中说的话;他在该文中燃起了德国人的民族激情,反对拿破仑第三把“我们最好几个省份”变成外交把戏的对象等等。
这非常能说明民族问题!
一切取决于当时是革命的民族还是拿破仑第三!!
同上,第4期,第58页(梅林版第3卷第438页)(德·日拉丹:《社会主义和捐税》)[159]:
“……废除捐税的背后就是废除国家。共产党人认为,废除国家的意思只能是废除阶级的必然结果,而随着阶级的废除,自然就没有必要用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力量去统治其他阶级了……”
{“废除”国家}
同上,第55页:“在革命时期,可以大量增加捐税,利用捐税作为打击私有财产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捐税不是促使进一步采取新的革命措施,便是最后又造成旧的资产阶级关系的复辟……”
梅林版第3卷第436页
第5/6期合刊,第158页(摘自《述评。5—10月》;日期1850.11.1,伦敦。没有署名)[160]。
“……迄今尚存在的宪章派组织也在土崩瓦解。还留在该派里面的小资产者跟工人贵族联结在一起,组成纯民主主义的派别,它的纲领只限于人民宪章和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改革。生活在真正无产者条件下的工人群众是属于宪章派的革命派。”(前者的领袖是菲格斯·奥康?尔;后者的领袖是朱利安·哈尼和厄内斯特·琼斯)(梅林版第3卷第468页。)
{注意:宪章派的两个派别:(1)小资产阶级+工人贵族(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2)真正的无产者革命者“群众”}
第2期第71—73页(在《述评》中)[161]关于1848年和1849年后俄国的反革命作用,关于可能发生的反对俄国的“欧洲战争”(据说决定于英国),关于“野蛮的俄国大军”可能“遍布德国”。
{梅林版里没有}
同上,第78页——(伦敦,1850.1.31)——关于中国的革命(中华共和国——这就是“欧洲的反动分子”在中国可能看到的)
{真有趣!}
梅林版第3卷第445页
“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在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
欧洲的反动分子为躲避欧洲的革命将逃奔亚洲,跑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他们会在城墙上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这是马克思的论断。
同上,第80页:瑞士的例子说明,“处于现代列强包围中的小国获得虚假的‘独立’和‘自主’”意味着什么(不是神圣同盟打败瑞士,就是革命“不允许”“在欧洲的中心存在这样一个变节的怯懦的政府”……)
{梅林版里没有}
关于瑞士的看法是在进攻瑞士(德国+奥地利+俄国+法国)的计划公布以后写的——这是一个在佯攻瑞士和土耳其的同时进攻法国的计划。“神圣同盟”进攻革命。
{梅林版里没有}
“有一点是肯定的:神圣同盟在今年或者首先会进攻瑞士或土耳其,或者直接进攻法国,在这两种场合下,联邦委员会的命运都是早已注定了的。不论是谁首先进入伯尔尼,是神圣同盟也好,是革命也好,联邦委员会本身由于采取怯懦的中立政策注定必然灭亡。反革命决不会满足于联邦委员会的让步,因为它或多或少是革命的产物;革命一刻也不会允许在欧洲的中心,在3个最热中于运动的国家中间存在这样一个变节的怯懦的政府。瑞士联邦委员会的所作所为是处于现代列强包围中的小国获得虚假的‘独立’和‘自主’的最明显的例子,我们希望这也是最后的例子。”(第80页)(完。)
{注意:反革命同革命斗争的插曲!}
{梅林版里没有}
和第72页——瑞士“对神圣同盟和流亡者”都是软弱的(注意)……“即便瑞士侮辱了神圣同盟,另一方面它还是叛变了革命”(73)。
第72页——相信欧洲战争即将爆发(俄国将发动进攻土耳其的战争)。在巴黎——“革命的中心”(72)——和“西欧”(原文如此!! 71—2:“西欧”)革命在增长……
法国的革命力量正在日益壮大(74),农民将被卷入运动,因此“相信革命将很快取得胜利”(74)(原文如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