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101]。第13卷 哲学史导言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101]。第13卷 哲学史导言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02]  全集第13卷
  哲学史导言

  第37页[注:指《黑格尔全集》1833年柏林版第13卷的页码。——编者注]……“如果真理是抽象的,那它就是不真实的。健全的人类理性力求具体的东西……哲学最敌视抽象的东西,它引导我们回到具体的东西……”
  第40页:把哲学史比作圆圈——“这个圆圈的边沿是许多圆圈……”
  {非常深刻而确切的比喻!!每一种思想=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大圆圈(螺旋)上的一个圆圈}
  “……我认为,各个哲学体系在历史上的次序同观念的概念规定在逻辑推演中的次序是一样的。我认为,如果从哲学中上出现的各个体系的基本概念上完全除掉同它们的外在形式、同它们的特殊应用等等有关的东西,那么就会在观念的逻辑概念中得出观念自身的规定的不同阶段。
  反过来,如果就逻辑发展进程本身来说,那么在这里面从它的主要环节看出历史现象的发展进程;——但是,人们当然要善于在历史形态所包含的东西里面认识这些纯粹概念。”(第43页)
  第56页——嘲笑赶时髦——嘲笑对那些准备把“任何空谈<?>都宣称为哲学”的人亦步亦趋。第57—58页——出色地坚持哲学史中严格的历史性,反对把我们所了解的而古人事实上还没有的思想的“发展”强加于古人。
  例如,在泰勒斯那里就还没有áρχ?[注:本原。——编者注](即原则)这个概念,还没有原因这个概念……
  “……例如,有许多民族就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原因概念>;要具有这个概念,就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阶段……”(第58页)
  冗长累赘、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地谈论哲学对宗教的关系,总之,几乎长达200页的一篇导言——真要命!!
  第13卷  哲学史第1卷
  希腊哲学史  伊奥尼亚学派的哲学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547)认为,人是从鱼变来的。”(第213页)
  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派
  “……因此,这是一些枯燥的、没有过程的、非辩证的、静止的规定……”(第244页)
  {辩证法的反面规定}
  这里是指毕达哥拉斯派[103]的一般观念——“数”和它的意义等等。因此,这是就毕达哥拉斯派的原始观念、他们的原始哲学而言;在他们那里,实体、物和世界的“规定”是“枯燥的、没有过程(运动)的、非辩证的”。
  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他引述了毕达哥拉斯派的见解:“……一加于偶数,成奇数(2+1=3);一加于奇数,则成偶数(3+1=4);它<一>有造成gerade<=偶数>的特性,所以它本身应当成为偶数。因此,单一自身包含着不同的规定。”(第246页)
  音乐的谐和与毕达哥拉斯的哲学:
  {(“宇宙的谐和”)}
  “……毕达哥拉斯把主观的、凭听力获得的、简单的、本身又处在比例关系中的感觉归于知性,而且是用严格的规定把它判归知性的。”(第262页)
  {主观对客观的关系}
  第265—266页:星辰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谐和——是我们所听不到的歌唱着的天体的谐和(毕达哥拉斯派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天论》[104]第2卷第13章(和第9章):
  “……毕达哥拉斯派把火看作中心,而把地球看作环绕着这个中心体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动着的星体……”但在他们看来,这个火并非太阳……“他们在这里不是依靠感性的外观,而是依靠根据……这10个天体”10个天体或10个行星的轨道或运动: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太阳、月亮、地球、银河以及“为了整数”、为了10为个数而臆想出来的Gegenerde[注:直译为:反地。——编者注](——地球的对立体?)“象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发出响声;但每一个天体因其大小和速度的差异而音调各异。这是由不同的距离决定的,这些距离与音乐里的音程相适应,彼此间有一种谐和的关系;由此,就产生了运动着的天体(世界)的一种谐和的声音(音乐)……”
  对物质结构的暗示!
  关于灵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灵魂就是阳光中的微尘”(=尘埃、原子)(第268页)(亚里士多德《论灵魂》[105]第1篇第2章)
  {在古代哲学中尘埃(阳光中的)的作用}
  在灵魂里,好象在天宇中那样,有7个圆圈(要素)。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1篇第3章——第269页。
  {毕达哥拉斯派:关于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相似的“猜测”、幻想}
  接着就是无稽之谈:毕达哥拉斯(他从埃及人那里拿来了关于灵魂不死和灵魂转渡的学说)说过他的灵魂曾在其他一些人身上活了207年等等(第271页)。
  注意:科学思维的胚芽同宗教、神话之类幻想的一种联系。而今天!同样,还是有那种联系,只是科学和神话的比例不同了。
  再谈毕达哥拉斯的数论。
  “数,它们在什么地方?它们是否被空间隔开,独自居留在观念的天宇里?它们并不直接是物本身;因为一个物、一个实体,毕竟是和一个数不同的东西——一个物体和一个数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第254页。
  引文出自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6]第1篇第9章,是不是?或是出自塞克斯都-恩披里柯?不清楚。
  第279—280页——毕达哥拉斯派承认有以太(“……阳光透过浓密而又寒冷的以太放射出来”等等)。
  总之,关于以太的猜测已经有几千年了,但直到现在仍然是猜测。不过今天已有比从前多出千倍的通向这个问题的解决、通向以太的科学规定的隧道。[107]
  埃利亚学派
  黑格尔在讲述埃利亚学派[108]时,谈到了辩证法:
  “……我们在这里<在埃利亚学派中>发现了辩证法的开端,即概念中的纯思维运动的开端;同时还发现思维与现象或感性存在之间的对立,——自在之物与这个自在之物的为他存在之间的对立;并且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它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第280页)见下页。[注:手稿下页的文字就是下面这几段话。——俄文版编者注]
  {什么是辩证法?(α)(β)}
  这里实质上有辩证法的两种规定(两个标志,两种特征;规定而不是定义)[109]:
  (α)“概念中的纯思维运动”;
  (β)“在对象的本质<自身>中<发现><揭露>它<这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
  换句话说,黑格尔的这个“片段”应当表达如下:
  辩证法一般地说就是“概念中的纯思维运动”(用不带唯心主义神秘色彩的说法,也就是人的概念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过渡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110],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动、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过渡)。
  具体地说,辩证法是研究自在(an sich)之物、本质、基质、实体跟现象、“为他存在”之间的对立的。(在这里我们也看到相互过渡、往返流动: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
  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不但现象是短暂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约定的界限所划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
  {黑格尔论辩证法(见上页)}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对怀疑论的观点描述如下:
  “……我们且这样设想,在一座藏有许多珍贵东西的房屋里,有许多人在夜里寻找黄金;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找着了黄金,但是,即使他真的找到了黄金,他还是不能确切地知道那就是黄金。同样地,哲学家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象到一座大房屋一样,来寻找真理;即使他们找到了真理,他们也还是不能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真理……”(第288—289页)
  {这比喻是迷惑人的……}
  色诺芬尼(埃利亚派)说:
  “……假如牛和狮子都有一双手,能象人一样创作艺术品,那么它们也同样会描绘出神,并把它们自己的躯体形象赋予这些神……”(第289—290页)
  {具有人的形象的神}
  “芝诺的特点是辩证法……”“他是辩证法的创始者……”(第302页)
  “……在芝诺那里我们同样也找得到真正客观的辩证法。”(第309页)
  (第310页:关于对哲学体系的反驳:“对错误的东西,不应当根据与它对立的东西是真的这一点来证明它是错误的,而应当从它本身来证明它是错误的……”)
  “辩证法一般是:(α)外在的辩证法,这个运动是同对这个运动的总的把握有区别的;(β)不单是我们理解的运动,而且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质、即由内容的纯概念证明了的运动。前一种辩证法是一种方法,它考察对象,指出对象中的各种根据和各个方面,从而使通常认为确定不移的一切都动摇了。这些根据可能是完全外在的根据,我们谈到诡辩学派时将更多地谈到这种辩证法。而另外一种辩证法是对于对象的内在考察:只就对象本身来考察对象,没有前提、观念、应有,不依照外在的关系、规律、根据。人们完全进到事物中去,就对象自身来考察它,依据它所具有的规定来理解它。在这种考察中,它<er,原文如此!>自身就显露出它包含着相互对立的规定,因而也就扬弃自己;这种辩证法我们主要是在古代哲学家那里看到的。从外在的根据来进行推论的主观辩证法,当它承认‘正确之中也有不正确,谬误之中也有真理’的时候,才是正确的。真正的辩证法使自己的对象什么也不留下,以致对象不是仅从某一方面来看有缺陷,而是就其整个本性来说解体了……”(第311页)
  {辩证法客观辩证法}
  对于“发展原则”,在20世纪(还有19世纪末)“大家都同意”。——是的,不过这种表面的、未经深思熟虑的、偶然的、庸俗的“同意”,是一种窒息真理、使真理庸俗化的同意。——如果一切都发展着,那么一切就都相互过渡,因为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或减少)等等。——既然如此,那首先就要更确切地理解进化,把它看作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灭、相互过渡。——其次,如果一切都发展着,那么这是否也同思维的最一般的概念和范畴有关?如果无关,那就是说,思维同存在没有联系。如果有关,那就是说,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和认识辩证法。+
  {关于辩证法及其客观意义的问题……}
  一、发展原则……
  二、统一原则……
  +此外,还必须把发展的普遍原则和世界、自然界、运动、物质等等的统一的普遍原则联结、联系、结合起来。
  “……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第313页)
  “……运动本身是一切存在的东西的辩证法……”芝诺从没有想到要否认作为“感性确定性”的运动,问题仅仅在于“nach ihrer<运动的>Wahrheit”——(运动的真实性)(第313页)。在下一页,黑格尔叙述了第欧根尼(锡诺普的昔尼克派)如何用步行来反驳运动这件轶闻,并写道:
  {注意这点可以而且应该倒转过来: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来表达它。}
  “……但这件轶闻还有下文,当一个学生满足于这种反驳时,第欧根尼就用棍子打他,理由是:先生既提出了理由来辩驳,学生也应当提出理由来反驳。因此,不应该满足于感性确定性,而必须去理解……”(第314页)
  {不坏!轶闻的下文出处何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第6篇第39节,以及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第3篇第8节(黑格尔,第314页),均无这段下文。[111]是不是黑格尔的杜撰?}
  芝诺对运动的四种反驳:
  1.向一个目的地运动的东西,首先必须经过通向目的地的路程的一半。而要经过这一半路程,又必须首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类推,以至无穷。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空间和时间是可以无限地划分的(按可能性来说)(第316页),但是没有被无限地划分开来(实际上)。培尔(《辞典》[112]第4卷,芝诺条)称亚里士多德这个回答是不可取的,他说:
  “……如果我们在一英寸大小的材料上去划无穷多的线条,我们也作不出这样的划分,即把亚里士多德以为是可能的
  无限的划分变成现实的无限的划分……”
  黑格尔写道(第317页):“这如果二字绝妙!”
  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无限的划分进行到底!!
  “……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运动,因为本质是普遍;理解运动,就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运动的本质。运动作为概念、作为思想,表达的是否定性和非间断性的统一;但无论是非间断性或点截性,都不能被设定为本质……”(第318—319页)
  “理解就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表达这个本质的基本概念有两个:(无限的)非间断性(Konti-nuitβt)和“点截性”(=非间断性的否定,即间断性)。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非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的统一。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
  在宇伯威格—海因策第10版第63页(第20节)中说,黑格尔“为维护亚里士多德而反对培尔”,这不对,黑格尔既驳斥怀疑论者(培尔)也驳斥反辩证论者(亚里士多德)。
  参看龚佩茨《希腊思想家》第……页[113],……不承认辩证法(由于思想的怯懦),但在鞭挞之下被迫承认矛盾的统一……
  2.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首先走1/2”,以此类推,以至无穷。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会追上龟的,只要准许他“越过界限”(第320页)。
  黑格尔说:“这个回答是正确的,它包含着一切。”(第321页)——因为事实上1/2在这里(在某个阶段上)就是“界限……”
  “……当我们一般地谈论运动的时候,我们是这样说的:物体在一个地点,然后向另外一个地点转移。当物体运动时,它就不再在第一个地点,但也不在第二个地点;如果它在其中的一个地点,那它就是静止的。如果说它在两个地点之间,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说它在两个地点之间,那它还是在某一个地点,所以同样的困难还是存在着。而运动则意味着物体在这个地点同时又不在这个地点;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非间断性,——正是这种非间断性才使运动成为可能。”(第321—322页)
  {参看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反驳[114]}
  运动就是物体在某一瞬间在某一地点,在接着而来的另一瞬间则在另一地点,——这就是切尔诺夫追随所有反对黑格尔的“形面上学者”而重复提出的反驳(参看他的《哲学论文集》)。
  这个反驳是不正确的:(1)它描述的是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本身;(2)它没有指出、没有包含运动的可能性;(3)它把运动描写为静止状态的总和、联结,就是说,(辩证的)矛盾没有被它消除,而只是被掩盖、推开、隐藏、遮闭起来。
  “造成困难的从来就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的实际联结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区分开来。”(第322页)
  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想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陋化、僵化。不仅思想是这样,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
  这就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这个实质。
  3.“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的回答:错误来自这样的假定,似乎“时间是由单个的此刻(?χ τ?ν ν?ν)组成的”(第324页)。
  4.1/2等于二倍:同一个静止的物体相比、同一个向反方向运动的物体相比来测量的运动。
  在关于芝诺的一节末尾,黑格尔把他同康德相比(说康德的二律背反“不外是芝诺在这里已经说过的东西”)。
  埃利亚派的辩证法的一般结论:“真的东西只是一,其他的都是不真实的。”——“正如康德的哲学有这样的结论:‘我们认识的只是现象’。大体讲来,它们是同一个原则”(第326页)。
  但是也有区别:
  “在康德那里,精神的东西破坏世界;在芝诺看来,自在和自为的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在康德看来,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活动是坏的东西;——毫不看重认识,这是精神的过度谦卑。……”(第327页)
  {康德和他的主观主义怀疑论等}
  留基伯和诡辩学派继承了埃利亚派……
  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在芝诺之后(?他晚于赫拉克利特?)[115]黑格尔接着谈赫拉克利特,他说:
  “它<芝诺的辩证法>也可称为主观辩证法,因为它属于考察的主体;而没有这种辩证法的、没有这种运动的统一物,就是一,即抽象的同一。……”(第328页)但前面曾说过,见摘自第309页和其他各页的引文:在芝诺那里是客观辩证法。这是某种极其精微的“区别”。参看下文:
  “辩证法是:(α)外在的辩证法,即达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来回推论;(β)对象的内在的辩证法,但是(注意)属于主体的考察。(γ)赫拉克利特的客观性,即本身被理解为原则的辩证法。”(第328页)
  (α)主观辩证法。
  (β)对象中有辩证法,但我不知道,也许这是外观,仅仅是现象,等等。
  (γ)作为一切存在物的原则的完全客观的辩证法。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这里我们发现了新大陆;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不被我采纳到我的逻辑学中。”(第328页)
  “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是变易;这个变易就是原则。这点包含在一句话中:存在和非存在是同样的少……”(第333页)
  “认识到存在和非存在只是没有真理的抽象,只有变易是第一个真理,这是一个重大的收获。知性把二者分隔开来,认为各自都是真的、有意义的;理性则相反,它在一方中认识到另一方,认识到一方中包含着它的另一方<注意“它的另一方”>,——“因此万物、绝对就被规定为变易。”(第334页)
  “例如,亚里士多德说(《宇宙论》[116]第5章),赫拉克利特一般地‘联结了整体与非整体(部分)’……‘一致的与冲突的、和谐的与不和谐的;从万物(对立的东西)生出一,从一生出万物’。”(第335页)
  柏拉图在《会饮篇》[117]中引述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其中说到适用于音乐的观点:谐和由对立面组成)和一种说法,即“音乐家的艺术是把差别统一起来”。
  黑格尔写道:这不是同赫拉克利特相反的意见(第336页),因为差别是谐和的本质:
  “这个谐和正是绝对的变易、变化,——并非向他物的变易,并非现在是这一物,而后是他物。本质的东西就是:每一个不同的、特殊的事物和他物有差别,但并非抽象地和任何他物有差别,而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每一物存在着,只因为它自己的他物包含在它的概念中……”
  {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对乐音来说也是一样;它们必须是有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别应当使它们能够一致……”(第336页)第337页:顺便提一下,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和亚里士多德)被列为“最好的见证人”……
  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第一个有形体的本质。”(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第338页)
  有形体的——是“笨拙的”用语(可能是(注意)怀疑论者选择的(注意)用语),——然而时间是“第一个感性的本质”……
  “……时间作为被直观的东西是纯粹的变易……”(第338页)
  赫拉克利特把火看作一个过程,黑格尔谈到这点时说道:“火是物理的时间;这是绝对的不静止”(第340页)——往下谈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它<自然>是过程本身……”(第344页)“……自然是这种永远不静止的东西,万物都是从一物向他物的过渡,是从分离到统一并从统一到分离的过渡……”(第341页)
  “理解自然,就是把它作为过程来描述……”(第339页)
  这里说到自然科学家的狭隘性:
  “……如果听听他们<自然科学家>的话,那么他们只是观察、谈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但这不是真的,他们是在不自觉地通过概念直接改变看到的东西。争论的并不是关于观察与绝对概念的对立,而是关于狭隘的固定的概念与绝对概念的对立。他们证明,转化是不存在的……”(第344—345页)
  “……水在分解过程中放出氢和氧:氢和氧不是产生出来的,而是作为水的组成部分早已存在着的”(第346页)(黑格尔故意这样摹拟自然科学家)……
  “关于知觉和经验所说的一切,也是如此;人一开口说话,他的话里就包含着概念;概念是不可抑制的,在意识中再现的东西总是包含着些微普遍性和真理。”(第346页)
  非常正确而且重要——恩格斯用比较通俗的形式重复的正是这一点,他写道:自然科学家应当知道,自然科学的结论是一些概念,但运用概念的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2000年发展的成果。[注:见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7页)。——编者注]
  在自然科学家那里,转化的概念是狭隘的,他们不懂辩证法。
  “……他<赫拉克利特>第一个说出了无限的性质,而且也是第一个把自然界理解为自身是无限的,就是说,把它的本质理解为过程……”(第346页)
  关于“必然性的概念”——参看第347页。赫拉克利特不能在“感性确定性”中看到真理(第348页)——但能在“必然性”(εiμαρμ?νη[注:天命。——编者注])——((λσγοs[注:逻各斯。——编者注]))中看到真理。
  “绝对的中介”(第348页)。
  {“绝对的联系”}
  诚然,我所知道的合乎理性的、真的东西,是从对象性的东西的回归,即从感性的、个别的、确定的、存在的东西的回归。但理性所知道的在自身内部的东西,也正是必然性,或存在的普遍性;它是思维的本质,也是世界的本质。”(第352页)
  {注意必然性=“存在的一般性”(存在中的普遍性)(联系、“绝对的中介”)}
  留基伯
  第368页:“哲学在历史中的发展应当符合逻辑哲学的发展;但在逻辑哲学中必定有一些地方是历史的发展中所没有的。”
  {哲学在历史中的发展“应当符合”(
  )逻辑哲学的发展}
  这里有一个非常深刻、正确、实质上是唯物主义的思想(现实的历史是意识所追随的基础、根据、存在)。
  留基伯(Leucipp)说,原子“由于它的体积微小”(第369页),是看不见的,——但黑格尔反驳道:这是一种“借口”(同上),“一”是不可能看见的,”一的原则”“完全是观念的”(第370页),留基伯不是“经验论者”,而是唯心主义者。
  
  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牵强附会,当然是牵强附会。
  ([黑格尔把自己的逻辑强加于留基伯,侈谈自为存在这个原则的重要、“伟大”(第368页),说在留基伯那里已有这个原则。这有点牵强附会的味道。][注:手稿上方括号中的文字已勾去。——俄文版编者注]
  但也有真理的颗粒:个别性的成分(“因素”);渐进性的间断:矛盾的缓和因素;非间断的东西的间断,——原子、一。(参看第371页末尾):——“一与非间断性是对立面……”
  不能原封不动地应用黑格尔的逻辑;不能现成地搬用。要挑选其中逻辑的(认识论的)成分,清除观念的神秘主义:这还要做大量工作)。
  “因此,原子论总是反对那种认为世界是由一个异己的存在物所创造和保持的观点。自然科学由于原子论才第一次感到不需要指出世界存在的根据了。因为,如果把自然界看作是由另外一个东西所创造和保持的,那么就会认为自然界不是自在地存在着的,而是有其自身之外的概念,这就是说,它有一个和它相异的根据,它本身没有根据,它只有通过另一个东西的意志才可以被理解:就它本身来说,它是偶然的,
  {唯物主义(黑格尔怕这个字:别碰我)对原子论的关系}它自身没有必然性和概念。而在原子论的观念中则包含着整个自然界的自在存在的观念,就是说,思想在自然界中发现它自身……”(第372—373页)
  黑格尔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第9篇第31—33节,叙述了留基伯的原子论,原子的“漩涡”(Wirbel-δ?νην)[注:笫欧根尼·拉尔修的著作(第235页)中的拉丁文译名为“Veriginem”。],然而他看不到其中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空洞的陈述”,“模糊的混乱的观念”——第377页末尾。
  黑格尔的盲目症,唯心主义者的片面性!!
  德谟克利特
  黑格尔完全象后母那样对待德谟克利特,总共是第378—380页!唯心主义者忍受不了唯物主义的精神!!引述了德谟克利特的话(第379页):
  “按照意见(νóμ?)存在着热,按照意见存在着冷,按照意见存在着颜色、甜味、苦味;但按照真理(?τε?)则只有不可分的东西和虚空。”(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反对数学家》[118]第7篇第135节)。
  并作出结论:
  “……这样,我们看到,德谟克利特比较确定地说出了自在存在和为他存在这两个环节的区别……”(第380页)
  据说这就“向坏的唯心主义敞开了大门”,——“我的感觉,我的……”
  {“坏的唯心主义(我的感觉)和马赫对照[119]}
  “……这样就设定了感性的、没有概念的感觉的多样性,在这种多样性中没有理性,而这种唯心主义也不去理会理性。”
  {黑格尔反对恩·马赫……}
  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阿那克萨哥拉。理性是“世界和一切秩序的原因,黑格尔解释道:
  “……客观的思想……世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理性,或者象我们所讲的自然界中的类,都是普遍的东西。狗是动物,动物就是狗的类、狗的实体性的东西,——狗本身就是动物。这个规律、这个知性、这个理性本身是内在于自然界中的,是自然界的本质;自然界不是由外力形成的,象人们制造椅子那样。”(第381—382页)
  “理性和灵魂是一个东西”(亚里士多德论阿那克萨哥拉)——第394页
  {注意:类概念是“自然界的本质”,是规律……}
  以及……[注:在列宁的手稿上,此处有一个词无法辨认。——俄文版编者注]对这种飞跃,即从自然界中的一般向灵魂、从客观向主观、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飞跃进行解释。正是在这里两个极端彼此相合(并改变自身!)。
  关于阿那克萨哥拉的同素体[120](与整个物体同类的粒子),黑格尔写道:
  “转化应当从实存和概念这两种意义上来理解……”(第403—404页)例如,人们这样说,水可以放掉——而石头依然存在;蓝颜色可以去掉,而红颜色等等依然存在。
  “但这仅仅是从实存方面来看;从概念方面来看,它们中一方只有通过另一方才能存在,这是内在的必然性。”就象不能从活的躯体中单独取出心脏而不损伤肺一样,等等。
  “同样自然界只能在统一中存在,正如脑只能在同其他器官的统一中存在一样。”(第404页)
  同时,一些人把转化理解为具有一定质的粒子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增长(或减少)结合和分离。另一些人(赫拉克利特)则把它理解为一物向他物的转化(第403页)。
  {转化(它的意义)}
  实存和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大概是这样区分的:从联系中单个地取出来的、分割出来的事实(存在),以及联系(概念)、相互关系、联结、规律、必然性。
  第415页:“……概念是自在和自为之物本身……”
  黑格尔说到草生长的目的是为了动物,而动物生长的目的又是为了人,等等,他作结论说:
  “一个在自身中完成的圆圈,但它的完成同样又是向另一个圆圈的过渡;——一个漩涡,它向自己的中心回归,而这中心又直接在另一个把它吞没了的更高的圆圈的边沿上……”(第414页)
  到此为止,古代哲学家给予我们的并不多:“一般乃是一个贫乏的规定,每个人都知道一般,但是不知道作为本质的一般。”(第416页)
  {注意作为“本质”的“一般”}
  “……但是在这里开始了意识对存在的关系的更确定的发展,开始了认识的性质即作为对真理的认识的发展。”(第417页)“精神已经进展到把本质表述为思想了。”(第418页)
  {“认识的性质的发展”}
  “我们在诡辩学派的备受指责的哲理中,看到一般的这个发展,在这个发展中本质完全转到意识方面。”(第418页)
  ((第1卷完))第2卷从诡辩学派开始。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