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列宁10月19日
(即使目的是贸易,我们也应当作这个尝试。因为我们只会得到救济饥民的好处并且有监督权;而且还有权在三个月内拒绝。因此,不应收运费和仓库费。)应经政治局批准指派我们的一名检查员前往美国救济署督办此事。此人既要忠实可靠,又要具备监督一切的本领。
载于1959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6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4卷第179页
【注释】
[117]拟同美国救济署签订的向俄国寄送食物包裹的协议草案,于1921年10月18日送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各位委员传阅和表决。列宁的这些意见写在传阅文件时所附的信上。括号里那段话是针对斯大林阅后批注的意见写的。斯大林认为这是贸易而不是慈善事业,因此应当征收从国境到分发仓库的运费和仓库费。
10月19日,政治局批准了这个协议草案。
美国救济署(1919—1923年)是美国为救济欧洲各国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灾祸的难民而设立的机构,署长是赫·胡佛。1921年以前,它除在欧洲其他国家活动外,也曾在安·伊·邓尼金统治下的南俄和高加索活动。在伏尔加河流域和乌克兰南部发生饥荒后,根据苏维埃政府同美国代表胡佛在里加签订的协议,美国救济署于1921年10月1日—1923年6月1日在苏俄进行了救济饥民的活动,主要是发放儿童和成人口粮,也供给一部分衣物和药品。从美国寄送食物包裹和物品包裹是按纯商业原则进行的(有一部分免费)。苏维埃政府在接受美国救济署的援助的同时,抵制了它干涉苏维埃俄国内政的企图,并对它的活动实行了监督。——205。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