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提纲[注:报告见本卷第216—233页。——编者注]
(1921年10月29日以前)
我讲的题目:不是新经济政策,而是对我们改行新经济政策这一革命策略和战略的评价。
在改行“新的”政策以前我们的经济政策错了吗?错了还是没错?如果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接着谈谈:承认错误有无实际意义?
举例:面对旅顺口的乃木。
强攻和围攻。
在什么意义上说强攻是错误的?(这种理解是否抹杀强攻者的英勇精神?是否抹杀强攻的益处?没有。如果能从错误中学习,如果能从中得到锻炼,那么,错误常常是有益的。)
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指出强攻是错误的才有益(甚至必要)?
几则引证。
1918年3月11日
和1918年4月29日
举个小例子:报纸上的广告。
我们知道,看到,说过:需要向“德国人”“学习”,需要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这项工作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
1921年春: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以及————“商品交换”。
如果拿出租这个“国家资本主义”的例子来说,那么,已经有了无可置疑的成绩。(当然,在这方面也有一大堆局部性的错误和不象话的事情。)
举例:顿巴斯的小矿井(上交国家30%)。
但是商品交换要求(尽管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要求)不通过商业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向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迈步。
结果是: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买卖取代了它。
从建设社会主义这场战争的革命策略和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又后退了一步,又一次退却。
而且这还不是最后的退却。甚至不是(为所有人)充分认识到的退却。
承认“错误”的益处和必要性就在于此!主张国家成为一个批发商,提醒防止“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其益处和必要性也在于此。
我们还要退多久?
不知道。这是无法知道的。
这种退却有无危险?这样做是否会增强敌人的力量?
“战争的要素是危险。”是有危险。是会增强。但是,任何其他的战略不仅会增强敌人的力量,而且会使他们获胜。
不要怕多次重做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颓丧”吗?是“放弃阵地”吗?
狂妄自大!
消化(在文化上和经济上)伟大的政治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成果。
工会要参加组织生产和参加管理吗?
参加还是不参加?
参加!
按老一套吗?
不。
一种工具有人会用,有人却不会用。
最后,四点结论。
三个主题:
(开始时指出这三个主题,结束时重提一下)
(α)在改变策略时对“错误”的理解(强攻和围攻;进攻和退却)。
(β)从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γ)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
ε?(δ)这方面的一系列结论:第一次把事情做坏了,第二次重做就应当聪明一些,谨慎一些,稳一些,例如工会参加组织生产和参加管理这件事就如此。切忌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
δ?(ε)在伟大的政治变革和军事变革以后,要用很长时间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消化它们。我们已经面临这项任务了。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3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4卷第470—472页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