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善国营农场的组织和经营方面,整个工作的重点是:第一,坚决反对带有明显的地主特点的滥用职权的行为,其表现为采用货币地租、对分制地租等等;第二,坚决改变劳动纪律极度废弛和劳动生产率极端低下的状况。
要求各省农业局和国营农场提出确切材料,说明他们在斗争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事实上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指定负责工作人员,如他们不执行本决定,没有消除滥用职权的行为,应对他们提出起诉。要坚决把那些经营极糟的农场的管理人员全部撤换。国营农场应分为教学示范型、专业型、生产型和纯消费型这几种,对这些农场的实际情况应分别进行登记。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4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0卷第212页
【注释】
[112]1919年12月23日,人民委员会讨论了从国营农场取得的余粮的数量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粮食人民委员部、农业人民委员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中央统计局和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其任务是按照列宁的指示就改进对国营农场的计算与监督,改善国营农场组织的措施提出实际建议。委员会由农业人民委员谢·帕·谢列达召集,定于三周后向人民委员会作出报告。1920年1月27日,人民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谢列达所提出的关于国营农场管理的细则草案。3月9日,人民委员会讨论了委员会所作的报告。这里收载的决定草案是列宁在审议这个问题时提出的。4月15日,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农业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关于改善国营农场组织的措施的决定草案》。——[222]。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