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波澜壮阔
2011年已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十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可谓波澜壮阔,特别是2006年之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各类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2009年之后,在国家实施刺激经济发展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金融业甚至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态势。其中,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迅速向综合经营(混业经营)转化,银行、保险、证券等相互融合,快速发展;产融结合快速发展,大企业集团纷纷进军金融和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优秀人才流入金融领域;地方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迅猛发展,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干预能力不断增强;网络公司和通讯公司积极进军电子支付和融资业务,形成新的金融竞争模式和竞争力量;“影子银行”体系迅猛发展,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预付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金融业的功能,增强了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但是,迅猛发展的金融业也使金融监管难以适应,在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面临调整的局面,社会资金利率水平严重两极分化,全社会的融资热潮高烧不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如何认识、把握和推动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如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界定和控制货币总量,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去伪存真,发挥金融积极作用,抑制和避免金融负面影响等,值得深入研究。
当前,仍需要认真总结和发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化的时代大潮。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包括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制改革等。相应的,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利率、汇率机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