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18年入世苦旅:不入世经济就不会现代化

俄18年入世苦旅:不入世经济就不会现代化

在一片国内的反对声中,俄罗斯结束了漫长的18年入世苦旅,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早已是能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入世并非为了扩大出口贸易数字,而是希望寻找到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摆脱原材料供应者的耻辱地位。

2012年8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迎来全球最新一位重量级成员,也是该组织第156位成员——俄罗斯。

俄罗斯在2011年度为全球第九大出口国。从提出申请到为WTO所接纳,中国用了16年,俄罗斯用了18年。不过,俄罗斯并非入世谈判最长纪录的挑战者——阿尔及利亚的入世之路始于1987年,至今未能如愿。

18年中,俄罗斯围绕农业补贴、金融和保险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与WTO中的57个成员就货物贸易进行双边谈判、30个成员就服务贸易进行双边谈判,并想让欧盟和美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支持其入世。

但当这些步骤艰难完成之后,谁知最大的阻碍竟然出现在俄罗斯国内:被WTO接纳后,俄罗斯却差点因国内的反对声而无法入世。

后院起火

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签署了《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议定书,正式为WTO接纳。

在入世之前,俄罗斯就是一个深度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依靠石油、天然气、木材、金属等原材料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机电产品、粮食、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等。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在俄向独联体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中,能源产品所占比重为56.6%;在俄向独联体外国家出口商品中,能源产品占比高达72.6%。石油和天然气类能源商品基本不受WTO规则调节,属于免征进口关税而且没有配额限制。因此,“入世”对其出口的利好有限。

2008年前,俄罗斯对入世基本上持消极的态度,就是因为觉得加入WTO对其经济没有太多的好处,在普京执政的八年期间,经济腾飞基本上是建立在能源和武器产品输出的基础之上,俄罗斯曾经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独联体国家、西欧和美国。到了2011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进口国。

普京对于俄罗斯发展的模式,基本上定性为在安全框架之下的稳定经济增长。现在美国、欧盟陷入经济危机,俄罗斯需要依靠在世贸的框架之下进口设备,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与中国入世为了扩展海外市场有着巨大的差别。

普京这一发展方向基本结合了来自美国专家、企业寡头和政府智库的建议。美国专家给普京的建议是:俄罗斯不需要快速发展GDP,只要政治稳定,经济不出现意外下降,不发生如1998年的金融危机,那么在2020年的人均GDP就非常有可能和欧盟持平,那时俄的国力就会自然进入世界前四。

俄罗斯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可长期以来国内生产能力跟不上消费,国内供需差距需要通过越来越多的进口来填补。入世之后,关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也将随之降低,对消费者来说是利好。

但就像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入世前的顾虑一样,俄罗斯的轻工、农业、金融、保险、汽车和航空制造等行业担心,入世将对本土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俄《报纸网》最近发表文章分析称,反对俄罗斯加入WTO的最大力量来自工会、中小城市政府和中小企业主,他们认为入世之后到2020年俄罗斯进口关税会降低到2.8%,三年内会有百万失业人口。

2012年6月,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和公正俄罗斯党议员要求宪法法院裁决入世文件违宪。此举让原定2012年7月4日的国家杜马审议延后,直到7月9日宪法法院裁定,入世相关法律文件不存在违宪情况。 2012年7月3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莫斯科剧院广场举行集会,反对批准俄罗斯入世备忘录,称“俄罗斯入世的决定没有经过广泛的社会讨论即获通过。这一决定实际上是把俄罗斯置于社会经济灾难和国防能力崩溃的边缘”。

2012年7月10日,尽管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在国家杜马解释称,入世不会带来任何消极的社会后果,不会导致任何失业率攀升的趋势和危险。同时,由于竞争加剧,人民还能从中获益。但在当天国家杜马的投票中,只有统一俄罗斯党议员投了赞成票,其他反对党均投了反对票。最后国家杜马以238票赞成、208票反对、1票弃权,批准了俄罗斯入世议定书。

2012年8月23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俄罗斯需要一种创新型经济”

反对声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但阻止不了俄政府入世的决心。

自2000年第一次就任总统以来,普京多次谈到俄罗斯需要改变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但收效甚微。这十多年来,俄罗斯对能源和矿石的依赖程度反而越来越高。1999年,普京刚开始出任俄罗斯总理时,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能源和矿产品占据了俄出口总量的44.9%,价值约326亿美元;到2011年,能源和矿产品的出口占到出口总量的69.2%,总价值约为3572亿美元。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444亿美元的利润,排在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之前,成为全球盈利最多的企业。

像这样的俄罗斯能源企业在赚取大量的现金利润后,缺乏转化为高科技生产的动能。2012年1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正在竞选下任总统的普京,在《新闻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其竞选纲领时,直接建议将国有企业3%-5%的收入投入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克服从前缺乏对研发创新型项目的资金投入。

俄罗斯需要重建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共识。2012年与普京同时竞选总统的商人米哈伊尔·普罗霍夫在他的竞选网站上写道,“俄罗斯经济必须真正发展起来,摆脱在全球经济中只是原材料供应者的耻辱地位。竞争应该成为适用于经济生活各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前述署名文章中,普京也提出要发展创新经济。他说,“俄罗斯需要一种创新型经济,使国家能在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的服务行业能够蓬勃发展,农业产出效率高,在高科技发展领域中具有优势。”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在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营商环境排名中,俄罗斯在183个经济体中位居第120名。该项排名是分析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影响的一项指标。

苏联解体时,很多人利用有限的资本来收购苏联遗留下来的资产,那时经常上演小虾米吃掉大鲸鱼的场面;在普京时代,很多寡头是将自己的资产或者国有资产进行组合,然后高价出售,赚取巨额差价。

2012年2月9日,普京出席俄罗斯工业、企业家协会会议发表讲话称,今天,俄罗斯商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通过辛勤工作和诚实竞争获得成功的故事。

俄罗斯背负着高风险投资地的名声,入世将引进包括规则、争端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完整的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有助于它摆脱这一“恶名”。

“不入世,我们的经济就不会现代化。”2012年4月11日,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国家杜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入世后俄罗斯必须改造自己的生产能力。俄罗斯制造商没有感受到实际的竞争,他们就不会为现代化投资。

普京在这份报告中表示,“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让我们能够以文明、合法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2012年7月16日,俄政府批准了2013-2020年俄农业发展纲要,国家和地方财政将拨款2.3万亿卢布(约合710亿美元)用于扶持农业发展,以适应俄加入世贸组织和关税同盟后的新规则。届时,俄在保持现有政策外,还将出台新的扶持政策。

俄罗斯能源部制定2030年建设新生产装置和基础设施的全面计划,把下游石化业发展作为未来增长的关键,计划十年内要在俄罗斯建成六个石化集群。此举意味着俄罗斯将重塑石化业格局。

“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2012年7月,两度被贬职的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在一次关于俄罗斯就业机会和民族主义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俄罗斯现在加入WTO是一项政治任务。

其实俄罗斯加入世贸谈判的进程早就结束了。尽管格鲁吉亚一直在反对,但其反对的代价也很高,因为格鲁吉亚很多进出口贸易都是和俄罗斯进行的,并且格鲁吉亚人在莫斯科打工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

现在,欧债危机悬而未决,美国经济增长不稳定,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给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带来不利影响。俄罗斯金融集团银行总裁安德烈·涅恰耶夫(Andrei Nechaev)撰文指出,对于最近几年始终推行避免风险以及不受欢迎政策的俄罗斯政府来说,全球经济的不利环境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迟早会被引爆。

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年上半年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3.1%,增速放缓。俄经济发展部已将此前2012年工业增长预测3.6%改为3.1%。

2012年7月18日,俄罗斯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3至2015年预算政策基本方向。财政部的文件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能源需求下降,加上页岩油和重油开采量增长,石油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建议在2013至2015年减少2.2万亿卢布的预算开支,并提出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其中包括改革退休金体系、削减国防和国家安全开支、减少政府采购开支、优化政府开支结构,降低对地方政府、铁路和养老金的补贴。

短期内,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首先是在本地区和独联体国家之间进行,待独联体国家构成整体的安全体系之后,俄罗斯下一步的目标是和欧盟国家进行竞争和协作。俄罗斯的能源、农业、渔业等自然资源在欧盟国家的技术加持之下,才能够对世界的经济体系产生影响。

这些步骤的特点在于,时间慢、见效慢,但可以为俄罗斯赢得一个整体稳定的国际空间,欧盟不会感觉到俄罗斯扩张的野心和企图,让俄罗斯在没有太大外部困扰下,稳步发展。

而对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近邻中国来说,俄入世无疑是个好消息。

2011年,中俄贸易占俄对外贸易的10.2%,达到历史最高纪录8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其中俄向中国出口352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3.4%;自中国进口4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但长期来看,中国也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区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莫斯科地区则需要整体国家发展规划和高科技,而中国能够提供的仅仅是商品,甚至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商品。俄罗斯虽然不能在近十年之内对于中国制造构成威胁,但其内需市场在俄罗斯加入WTO后对于中国的依赖也将会减少。

在WTO框架之下,中俄的合作必将由原来的政府引导,转变为双方企业的自由结合和战略性的资本投入。也就是说,之前倒爷形式的卖商品、投入马上产出的短期经济行为,必然转向为双方大型国有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有潜力投资和高科技交流。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