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中长期作用堪忧

限购令中长期作用堪忧

自从北京版本的“国八条”出台后,全国正轰轰烈烈掀起一场贯彻“国八条”的政策狂潮。截至昨日,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南京贵阳广州南宁济南青岛长春太原十个城市出台了各地的“国八条”细则。一时之间,各方对此争论不断,以李稻葵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限购令对打压高房价作用甚大,而以许小年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这种做法是市场经济的倒退。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室副主任杨涛对北京住房限购政策并不认同,认为短期内或许有效,中长期作用堪忧。

《潇湘晨报》:对于李稻葵和许小年的争论,你赞同谁的立场?为什么?

杨涛:在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有个词叫体制复归。过去计划型经济特点不仅体现在现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方面,而且体现在前些年价格管制政策上,货币政策方面也更多依赖信贷规模控制,每年制定信贷规模计划,而国外更多采用的是市场化操作手段,例如数量型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和价格型政策利率等,很少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手段,这几年整体市场都有体制复归的特点。从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市场化政策方向为主,对行政型和计划型措施来看,多数还是比较反感的,从国际和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呢,短期内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中长期来看呢,作用会受到影响的,也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美国历史上,尼克松政府时代也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应对通胀和价格上涨,当时这些政策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几年取消之后,前段的价格上涨压力又再度出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北京和其他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政策,延续了去年以来行政型政策的做法和思路,我同样维持刚才的观点,短期内能起到作用,但中长期来看呢,不能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性问题。

潇湘晨报:你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性问题在哪里?对现行政策有哪些建议?

杨涛:在我看来,需求、供给、市场结构三方面存在问题。从需求方面来看,目前城市化进程引发许多刚性需求,此外也有很多投资性需求,住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供给方面呢,现在的市场是垄断性市场,在土地要素的获取、开发资金获得过程中有比较高的政府介入,垄断性比较强导致高利润,行政管制比较强扭曲了市场规则。

在其他土地制度方面,土地财政本身也是间接推高房价的源泉;市场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成熟的市场存在销售和租赁市场,而在我国,住房的一级开放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的不规范如假按揭等现象,在二级市场上存在中介的虚假炒作和操作等现象,监管不够健全,尽管最近这段时间有所加强。

现有政策包括去年以来的行政型调控政策主要作用于住房需求方面,对供给因素和市场结构方面作用不够。在供给方面,应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市场供给,打破市场垄断、改掉土地财政模式,同时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现在政府慢慢对此重视,也做了一些在“十二五”期间会增加廉租房或者保障房供给的表态,希望政府能将这些政策落在实处。此外还要增加对住房市场结构的完善。只有对这三个因素都进行调控,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

潇湘晨报:在这些调控政策下,楼市资金会流向股市吗?

杨涛:楼市和股市有些替代性,也就是说股市相对火爆,部分炒房资金会流向股市,反之亦然。在现有情况下,理论上,会引发部分资金从楼市流向股市。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