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中的资金调拨具体事宜由财政部负责。财政部在各银行均有两个账户,即收入户(存款户)和支出户,纳税人纳税时在自己的开户行就可将税金直接划入财政存款户,由于银行间已实行了联网,财政部和联邦储备银行随时都可了解到财政收入的情况。财政部根据OMB的预算安排,将资金由存款户划入支出户,办理预算拨付。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的40%,是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国防支出占的比重最大),由财政部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应者(即单一账户)。利用计算机网络,财政部可以按天编制资金平衡表,当预算资金出现收不抵支时,财政部可以根据国会核定的债务额度,按资金缺口的时限和当时的银行利率,灵活地确定债务种类、期限和利率。
(四)决算的汇总和审计过程需要3个月
预算年度结束后,由财政部与总统预算办公室共同编制反映预算年度内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经审计机构审核,国会批准后即成为正式决算。国会会计总监局在每个政府机构内部都设一个总检查官,他们与政府机构相对独立,负责审计年度决算执行情况。另外,有些商业性开支,也请民间的会计公司参与审查。
三、美国财政收支构成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一)联邦和州、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组成,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都划分得比较清晰、明确和规范。一般来讲,联邦政府负责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稳定国民经济,各州、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也相对较大,主要负责有效配置资源、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按照上述原则,国防、邮政服务、退伍军人福利、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几乎100%由联邦政府负担。州政府主要负责失业救济,高速公路、公共教育、公共福利、监狱的大部分支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火灾消防、排水、警察服务等项支出。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下,联邦财政主要向中小学的特殊学生提供部分资金,如特困生和残疾学生。至于高等教育,联邦政府不是直接提供教育经费,而是着重资助科学研究项目。
与财政支出的职责划分相适应,美国各级政府的税收权限划分也较为明晰,大体上说,联邦政府主要依赖的是所得税,州政府依赖的是消费税或销售税,地方政府主要依赖财产税。
(二)联邦预算的编制形式和构成
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划分,联邦预算可以分为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两部分。一般预算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预算内收支,基金预算亦称信托基金,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预算外收支,主要来源于特定收入,只能用于特定支出的项目,如社会保障基金、燃油税、医疗保障基金等。
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联邦预算,既包括按经济性质划分的功能预算,又包括部门预算,使预算资金的分配去向一目了然。按照经济性质划分的预算下面又分为强制性预算和可选择性预算两类。所谓强制性预算是指按法律规定或者客观实际必须安排的支出,一般具有刚性特点,如退伍军人补贴和公务员工资等;可选择性支出是指政府可以选择、可以控制的项目支出,政府和国会对这类支出的调整余地较大,如研制或购买军事武器支出等。
从联邦政府的收支结构来看,1998年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17210亿美元,占GDP的20.5%,其中预算内收入为13060亿美元,预算外收入为4160亿美元;从总的支出结构看,1998年联邦财政支出已经达到16526亿美元,占GDP的19.7%,预算内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55.4%,预算外支出(社会保障基金等)占13.1%,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31.5%。
(三)美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以有条件拨款为主
美国联邦政府集中的财力中,很大一部分转移给州和地方政府。按照使用条件的不同,美国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有条件拨款(也称专项拨款)。即接受有条件拨款的州或地方政府必须按指定用途和方式使用拨款。如医疗补贴,是联邦政府转移给州和地方政府专门用于低收入者的医疗保健项目拨款,此项资金是目前份额最大的联邦拨款资助项目,由州政府负责具体管理。据统计,1988年美国联邦政府间转移支付中专项拨款占87%,总额超过1150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是拨给州政府,其余三分之一是拨给地方政府。专项拨款具体分布在以下几个项目:卫生保障、收入保障、教育与培训以及交通。
2.配套拨款。即在有条件拨款中,有的项目要求接受州或地方政府安排一定配套资金。
3.无条件拨款。即联邦政府不指定拨款用途,具有财力补助性质,但金额较小。
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具有公开、公正、透明的特点,无论是专项拨款还是非专项拨款,大都要按照国会确定的复杂公式计算,如考虑该地区的人口、人均收入、征税努力程度等因素。
(四)关于地方政府举债问题
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可发行政府债券。联邦政府举债主要通过两种办法:一是向公众借债,二是向政府基金账户借款(按照法律规定,政府设立的大部分信托基金余额必须投资于联邦债券);州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金额较小,但种类较多,而且只能用于公共建设项目投资,同时能给公众带来较稳定收益或具有偿还能力。
四、从赤字到盈余
从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开始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创造有效需求,来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从此,美国政府便无法摆脱财政赤字。50、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曾经有过以通货膨胀方式来削减赤字的尝试,但效果不佳,而且造成了70年代的滞涨。80年代里根政府在扩大国防开支的同时实行大规模减税,进一步造成联邦财政赤字激增,平均每年财政赤字达到1200亿美元。布什总统上台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但也未能阻止赤字规模的继续扩大,到1992年已经达到2904亿元。
自1993年起,克林顿政府开始致力于削减财政开支,进而为有效减少财政赤字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旨在通过周期性削减财政赤字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财政经济政策,基本内容如下:(1)切实压缩财政赤字,以根本扭转私人投资不足的局面,带动美国经济全面增长。克林顿政府签署了“综合预算调整法令”,规定在1994-1998年的5年间削减财政赤字5050亿美元;(2)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公司所得税率,另外对烟草公司加征特种税,增加财政收入;(3)改革政府机构,争取完成90年代裁减30万名雇员的目标;(4)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开支过度膨胀,已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5)实行有利于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投资鼓励政策,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刺激私人增加对高科技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同时政府也适当增加了对公共教育、职业培训和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虽然克林顿政府在削减联邦赤字的过程中不断遇到一些麻烦,但是总体效果是比较显著的。1998年联邦总预算已经出现了盈余69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赤字299亿元,基金预算盈余991亿元,这是1969年以来美国第一个没有财政赤字的年份,尽管预算内仍有赤字,但也是近20年来最低的一年。这样,联邦政府提前3年完成削减赤字为零的计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