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我国增长动力机制选择

马晓河:我国增长动力机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化实现的,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依赖高储蓄、高投资,通过大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连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当前和今后原有发展动力机制遇到了严峻挑战,必须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源泉,这就是加快推进城市化。

一、传统增长动力机制受到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2年获得了年均9.9%的高速增长速度。由此,我国GDP总量由1978年排位世界第10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NI已从低收入水平成功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从供给角度看,调整工业化战略,利用传统产业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制造业快速增长,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出口导向型”和“投资导向型”特征,就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断上升,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赖度不断攀高。①

但是,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既有发展动力机制构成了严峻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劳动力供给优势正在减弱。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增长幅度在逐年下降,预计到2016年新增劳动力将为零。另一方面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升值,都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赢利空间在不断被压缩,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处于微利甚至零利润水平。显然,在此情况下,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将越来越不具备竞争优势。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原有供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度调整,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去杠杆化,纷纷改变过去那种高负债的消费方式,政府在财政赤字压力下大幅度缩减公共支出,居民在高失业率压力下不断降低消费率,由此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下降,这给中国继续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洪都拉斯、越南、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他们正在利用比中国更加低廉的土地资源和劳动成本优势,生产与中国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增加出口,在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对中国的产品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②面对外部需求下降和市场替代,我国继续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在国内外形势变化条件下,继续沿着以往的发展道路难以为继,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源泉。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城市化便是一个最好选择。同工业化相比,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创造需求,城镇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两方面都能大量消纳工业化产品。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大规模人口城市化,会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因为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从买房、买家电到吃穿用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市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单位,能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明显增长,由此可显著提高国民的购买能力;同时,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后,即使是收入水平不变,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变化也会向有利于增加工业品消费需求方向转化。另外,从供给角度分析,城市化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推进城市化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即使是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也离不开城市化。一般而言,大部分技术创新活动都是在城镇开展和完成的,城镇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支撑平台,是人力资本提高和知识积累的大熔炉,工业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依赖城市化的推进来完成。因此,当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后,城市化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还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构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尤为重要,这一时期,城镇发展恰恰能为中等收入阶层集聚和成长提供主要空间,显然城市化也是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源。

根据中国1978-2010年间的数据,我们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曲线变化图(见下图)。从中可以看出,人均GDP与城市化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为了测度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我们还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增加124.5元,按2010年价格是670元。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计量模型,对过去30多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就业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第三产业就业比率对城市化率的弹性为1.13,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扩大第三产业就业机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城市化呈线性关系,意味着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663.84万人。但不同的是,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对城市化率的弹性较低,仅为0.34,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的作用分析,是在现有体制不变、人口向城镇集聚受到抑制情况下获得的,如果能打破体制约束,人口向城镇集聚不再受到抑制,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大。仅以消费增长为例,到2020年如果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到60%,城镇人口可达到8.7亿人,比2010年增加2.0022亿人。③假定从2010-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④届时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7,591元。按照2010年城镇居民平均70.5%的消费倾向计算,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消费的支出为26,502元。以此测算,到2020年因城镇人口增长可增加消费53,062亿元。

中国1978—2010年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曲线变化图

资源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9月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