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 80、90后其实是不幸的一代

钱理群: 80、90后其实是不幸的一代

今年1月,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用三年时间倾心撰写的《梦话录》正式出版,面对经济的崛起、民族主义的高涨、消费主义的蔓延、各类思潮的纷涌,针对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大问题、大是非,钱理群先生以自觉的民间立场,强烈的底层和现实关怀,提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生活建设等四大主张,显现了一个人文思想家的深刻洞识与全局性关怀。

《梦话录》以钱先生近年来从校园到社会,从书斋到企业,从大陆到台湾的演讲实录为基础,出版前经过精心编改,内容更为精密完善,文采与思想交融,批判与实践并重。在书中,钱理群先生主要面对青年群体,就鲁迅与“五四”传统、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改造与发展、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等话题侃侃而谈,并戏称为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梦话”。

在《人生如梦》一文中,钱先生还总结了自己一生“做梦”的三个阶段。先生总结道:“我最感欣慰的是,自己的人生三部曲都发展得比较完整、充分:学生时期梦做得最彻底,工作以后现实和梦的矛盾特别尖锐,晚年的梦依然做得彻底,实现起来却更为从容。这应该是我最基本的人生和治学经验。”对于当今青年而言,这本书可谓提供了一个最切实的指引。

一、关于价值观重建与青年人只探讨不做“导师”

南方日报:您在《梦话录》中开宗明义指出,当今中国面临四项亟待解决的任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生活建设,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四个“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对于完成这一系列建设任务,您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

钱理群:不会有时间表这一说,因为我提出这四个建设,是我个人对当今中国的一种观察结果,一种朦胧的期望,提出来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而不是一套具体的社会实践设计。

也就是说,要创建一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为中国老百姓所能接受并且欢迎的新的制度,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生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改造与发展问题。

说到四个建设之间的关系,应当说“制度建设”是最根本、也是难度最大的,普通公众很难介入;核心则是“价值重建”,生活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围绕价值建设展开的。我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是80后、90后当中那些对于社会现状及自己的生活心存疑虑、想要寻找出路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面对物质主义、实利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等等思潮的兴起,树立一种合理的价值观、找到理想生活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就“价值观”来说,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二是个人与社会、国家、乃至人类和全世界的关系。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要学会“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南方日报:您刚才也提到《梦话录》的目标读者,是年轻人当中比较理想主义的那一部分。您在后记中也谈到,在各地演讲过程中时常碰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学子请教您怎么在学校里“搞好人际关系”。您是否担心这些“梦话”有过时的危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