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平:蔡元培与北京精神

苏世平:蔡元培与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说到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八个字,可谓精炼、准确、客观、独到,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瞻望,更是对现实的提炼。北京精神的博大是中国走向成功的支柱,北京精神的精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践行北京精神,不能忘记先行者蔡元培先生等人。

蔡元培与爱国精神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是蔡元培一生革命实践的集中体现,他毕生追求进步,有坚定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清末,他视高官厚禄如敝屣,投入反清斗争,成为同盟会成员。辛亥之年,闻讯武昌起义,即刻从国外返国,积极参与创建民主共和政府。二次革命,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反袁斗争,捍卫共和。“五四”期间, 他身为北大校长,不向恶势力妥协,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为“五四”运动护法。“九一八”事变后,他不顾国民党当局的一再威胁,与宋庆龄、杨杏佛、鲁迅等一道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青年,推动全民抗日。蔡元培一生经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但无论时移世改,他始终坚信爱国、民主的政治理念,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当然,时过境迁,我们现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时期,进步的时代为我们践行爱国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行行业业都是途径,事事处处皆可入手,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只要我们全身心地和祖国融为一体,就能将老一辈的爱国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蔡元培与创新精神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灵魂,有了创新的北京精神,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北京精神。回顾蔡元培先生的民主革命实践活动,改革、创新是他一生的主旋律。在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期间,他废除忠君尊礼的封建教育制度,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教育方针;民国初年,他冲破闭关自守的封建国策,参与和支持留法勤工俭学;在出任北大校长时,他荡除迂腐、封建、腐败的教育现状,实行男女同校、平民教育、学生自治的改革措施,开创了当时教育界的新风尚。同时作为思想家同样具有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在传统与现代,西学与中学的冲突中,他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把创新意识贯穿思想文化建设的始终。

我们在践行创新精神时,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把创新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清除因循守旧,打破墨守陈规,注入创新精神,增强工作活力。

蔡元培与包容精神

包容既是胸怀,更是境界。有了包容可以求同存异,有了包容可以兼容并蓄,有了包容犹如海纳百川。一个国家需要包容,一个城市需要包容,而我们每个人的包容,才是构成国家大包容的基础。

蔡元培的包容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上,他在北大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诸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民主办学的措施,包容了传统与当代,中方与西方,甚至对反对过自己,又有一技之长的人,也能包容使用。这种大局观念,前瞻思想,成功地书写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新篇章。

我们学习蔡元培的包容精神,首要的是要拥有博大的胸襟,在工作中容得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同志间,能与反对过自己,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处朋友;在社会上,能与方方面面的人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共建和谐。

蔡元培与厚德精神

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强盛所在。以法治国,以德立国是国之根本。蔡元培之所以在近代享有崇高的威望,除了他的历史功绩外,还在于他人格的魅力,其核心就是厚德。在他身上既有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又有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他安贫乐道,平易和蔼,对上不谄不卑,对下不倨不傲。他乐于助人,择善如流,在同事间,他是一位谦恭和蔼、春风化雨的长者;在洋人前,他又是一位守正不阿、敢作敢为的勇者。蔡元培的率真是有容的率真,蔡元培的不同是坦诚的不同。最终成为一位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蔡元培的厚德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生的修炼和完善。我们要从身边做起,把生命投入到工作中、事业中,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厚德精神的人。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